-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网络聊天记录的证明效力
论网络聊天记录的证明效力
1、相关定义
1.1、刑罚效力的概念
效力,英文为,e ffect”,《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效果之意。法律效力问题近年来在我国的法学研究中已经受到重视,但对法律效 力尚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法律效力从 广义上说,泛指法律约束力和法律强制性,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 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适用的效力。2尽管这 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法律效力问题,但明显地是一种发散式说明,缺乏逻 辑上的严密性,而且该狭义的法律效力概念所讲的实际上是法律效力的范围。凯 尔森认为,法律的效力是一种国家赋予的强制力,它来自于一种形式的规范,人 们应该按照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行动,应当服从和适应法律。3上述观点 都指出了法律效力的共性即国家强制力和适用法律规范。 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效力是一种能力有一定的道理,但法律的效 力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能力,而应是实现国家制定法律目的的实际效果,因为能 力不等于效果,只有效果才表现为一种实在的状态。能力必须转化为实际的效果, 才能为人所见。凯尔森的观点指出了这种效果,即人们应按照法律规范所规定的 行为模式行动,应当服从和适应法律,但该定义在文字上略显繁琐,不符合定义 的简洁明确的原则。笔者认为,法律效力可定义为:法律效力是国家强制适用法 律规范产生的效果。法律效力可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应然层面是国家制定 法律目的的完全实现,实然层面是法律适用所实际产生的不以制定者意志为转移 的结果。 关于刑罚效力,虽然目前学界并无专门的定义,但明确了法律效力的定义后, 我们同样可以给刑罚效力下一个定义。同样的道理,要弄清刑罚效力我们必须首 先从国家制定刑罚的目的出发。刑罚目的论在近代刑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46页。 转引自程昊:《刑罚有效性的实务思考》,《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第一章刑罚效力的应然层面 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学说。综合各种学说,刑罚目的论大致可以分为报应主义说、 功利主义说和折衷说。 报应主义说认为,刑罚是犯罪的当然结果,犯罪是刑罚的原因。在西方历史 上,最早将刑罚目的归结为报应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 刑罚的目的在于恶报,即消除犯罪所引起的罪恶。”以刑罚惩治罪恶,就某一意 义(如给人痛苦)而言,仍旧只是一件可以采取的坏事,相反,人就惩罚的目的 在于消除罪恶而言,善施恰恰是可以开创某些善业而成为善德的基础。共因此, 报应主义说认为刑罚目的在于对犯罪的惩罚。 功利主义说主张,刑罚的目的不在于报复、惩罚犯罪,而是预防犯罪。贝卡 里亚指出:”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 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 重蹈覆辙。,5显然,贝卡里亚这里说的就是现在所谓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同 时,李斯特和菲利也主张,刑罚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教育和改造犯罪人,消 除其危险性,使之重返一般市民社会生活。李斯特指出,”与其说刑罚的目的是 威吓、做戒一般人,莫如说是使人得到改造、教育更为重要一些。,6由此可见, 李斯特所说的教育和改造犯罪人究其实质也是特殊预防的范畴,而且教育改造只 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预防犯罪。 折衷说又称一体论。该说认为,刑罚目的既有报复惩罚的因素,又有预防、 改造的内容。此说可谓是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争论调和的产物。 由此可见,上述三种学说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惩罚和预防孰是刑罚的目的, 抑或二者都是。笔者认为,首先,惩罚是刑罚的本质属性,不应作为刑罚的目的; 其次,由于刑罚权的根据在于防卫社会免受犯罪的侵害,那么可以得出结论,刑 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我国刑法典第2条关于刑罚的职能在于”同一切犯罪行 为作斗争”的规定,直接为这一刑罚目的观提供了法律依据。 因此,笔者在此给刑罚效力定义为:刑罚效力是国家运用刑罚措施预防犯罪 的效果。刑罚效力的应然层面是国家设置刑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主要是刑法学 研究的对象,其实然层面是刑罚在实践中所实际起到的作用,是犯罪学研究的对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383页。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第196一197页。 第一章刑罚效力的应然层面 象。
1.2、科普政策效力的定义
辞海里面的効力有两种解释 :(1)效劳,尽力。《 吴 子 图 国 》:”乐以进战, 効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 后 汉 书 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