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

五、赵树理小说的幽默风格与乡风民俗色彩 赵树理的小说常常富有喜剧性,呈现贴近普通人、闪烁着民间智慧的乡土幽默风格。 赵树理的创作都以家乡晋东南农村为背景,浓郁的地域民俗色彩也是他具最特色的一个方面。 生趣盎然的乡风民俗色彩,与民间幽默美学、新评书小说体式相得益彰,铸就了赵树理小说世界的独特性。 . .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抗战初期,解放区文学汇入了抗战文学的时代潮流。同时,大批作家和文艺青年从国统区奔赴延安,他们的文艺观念与革命体制并非完全一致,这一度带来了解放区文艺的多元状态。 . 一批体现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和人性关怀的创作,一度引起很大的关注和争议。 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 杂文有丁玲的《三八节有感》,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萧军的《纪念鲁迅:要用真正的业绩》、《作家面前的“坑”》、《论同志之“爱”与“耐”》,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等。 . 《在医院中》:以年轻医生陆萍的视角,揭示了初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 《我在霞村的时候》:一位被日寇凌辱的少女贞贞又在根据地经历着种种不平和屈辱,探索女性的尊严与觉醒。 . 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在“工农兵文艺”的旗帜的指引和规范下,解放区文学整体上呈现出与现实革命斗争紧密结合,力求通俗化,强调对民间形式、传统形式的利用和改造,主动适应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群众的欣赏习惯、趣味和接受水平的特点,成为战时中国一个独特的区域性文学存在。 以“诉苦”和“欢唱”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鼓动、宣传,则形成了解放区文学以明朗、乐观为基调的审美风貌。 戏 剧 1. 对传统戏曲进行“推陈出新”的“旧剧”改造。 1942年10月10日,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专门给剧院的题词“推陈出新”,成为“旧剧”改造的指导方针。 《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 2. 利用民间形式的小歌剧以及民族新歌剧的创演 《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 、《兄妹开荒》等 1943年2月5日,毛泽东观看秧歌剧《兄妹开荒》演出时,连连点头,还称赞说:“这还象个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样子!” 通 讯 新闻通讯当时是被视为一个重要文艺部门。 白朗《一面光荣的旗帜》、华山《英雄的十月》、刘白羽《环行东北》和《光明照耀着沈阳》等。 诗 歌 解放区诗歌的民谣化:注重运用比兴手法和民间口语,朴素自然,活泼流畅。特别突出和强化诗的叙事功能,在“诉苦”、“翻身”的叙事中解说革命道理、抒发阶级感情,成为解放区诗歌思维的模式。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张志民《死不着》《王九诉苦》,阮章竞的《漳河水》等。 《王贵与李香香》采用信天游的民歌形式,叙写陕北三边一对觉悟的农村青年的革命与爱情故事,传达阶级斗争与人民翻身解放的主题思想。 小 说 1、解放区小说模式 反映党领导下农民翻身解放的新生活和革命武装军事斗争,是解放区小说的两大题材,由此也分别形成“新农村故事”与“新英雄传奇”两种基本的小说写作模式。 2、“新农村故事”型小说 一是以赵树理等解放区土生作家为主的乡土通俗型,其短中篇最有特色。 其中包括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等“山药蛋派”作家,此外还有以写有《我的两家房东》的康濯等。 二是丁玲、周立波等从国统区而来的左翼作家为主的社会写实型,以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引人瞩目,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和《暴风骤雨》 。 丁玲1938年摄于延安,时年34岁。 3、反映革命武装军事斗争的“新英雄传奇” 主要借鉴传统演义小说的叙述形式,多用章回体,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明快,人物刻画主要通过行动的描写,充满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长篇《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和《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 4、孙犁:最有特色的解放区小说家之一 孙犁小说主要不表现激烈的斗争,而是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心灵的闪光,站在新的时代精神的角度挖掘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形式上多采用淡化情节的散文式结构,以清新明净的语言,在舒卷自然、娓娓道来的抒情笔调中谱写一篇篇富有诗意美的小说。 白洋淀水乡湖光芦影的风景画、风俗画的描写与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精神美相映照,给泥土气和硝烟味甚为浓重的解放区文学平添了一缕馨香和润泽。 《荷花淀》《嘱咐》《吴召儿》等 孙犁小说的独特审美风格和地域文化气息影响了一批作家,以他为首,后来也形成了“荷花淀派”的小说群落。 .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 “赵叔从来都是一种打扮:头上戴一顶蓝布人民帽,身穿一套蓝布制服,脚上穿一双家制黑布鞋,衣服还经常是皱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括,这一身打扮哪像一个作家呀?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老农呀!”——老舍女儿舒立回忆中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