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读“安娜与黛玉地爱情悲剧”地思考_0.doc

关于读“安娜与黛玉地爱情悲剧”地思考_0.doc

  1. 1、本文档共2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读“安娜与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思考 1、相关定义 1.1、悼亡诗概念辨析及研究意义和现状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首先我们应解决的一个主要问 题是,什么是悼亡诗,悼亡诗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什么样的诗歌应纳入悼亡诗, 什么样的诗歌不应属于悼亡诗,悼亡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怎样发 展的。 (一)悼亡诗的产生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不是某种诗体,而是一种传统 的诗歌题材。姚鼎在《古文辞类纂》里把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 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篇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悼亡诗属于 哀祭一类,哀祭类又可以分为哀辞和祭文,悼亡诗则属于哀辞一类。而哀祭类作品 又是与人类最初的祭悼活动密切相关。祭悼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类对死亡的认识。 古人类相信灵魂不死,所以丧葬仪式也比较复杂,常伴有巫术仪式。巫者在葬礼中 所念的咒语就是祭悼文学的早期胚胎。我们可以推想,当巫术仪式逐渐衰微,人 类文明不断进步,而诗歌又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于是,”咒语”类的东西逐 渐实用化、诗化,逐渐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悼祭诗歌开始出现,而人们为了表达 对死去的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便有了悼念亡人诗作出现之可能,这也许就是悼 念亡人诗作的最初萌芽。 赵翼在《陕余丛考》卷二十四指出:”寿诗、挽诗、悼亡诗,惟悼亡诗最古。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古代悼亡诗中意象体系及爱情婚姻思考 潘岳、孙楚皆有《悼亡诗》载入《文选》。”据此可知,赵翼所见潘岳、孙楚 的悼亡诗皆是从《文选》中得来。而在《南史》中有这样一段一记载:”上甚悼痛 之(袁皇后),召前永嘉太守令颜延之为哀策,上自益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八字,以致意焉。”2此概悼亡之名所始也。如果,悼亡之名始于宋文帝,那 么,潘岳、孙楚悼亡之诗起初并非以”悼亡”为名的,而是为后人或《文选》编 著萧统加上的,且”悼亡”诗的名称在古典文学中出现较潘岳、孙楚的诗歌为晚。 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以”悼亡”命名的诗歌至迟在南朝梁代萧统时 期即已出现,且内容仅限于悼念亡妻。这使得”悼亡”似已约定俗成地成为丈夫 哀悼亡妻诗作的专称,以致后人一见”悼亡”这个词,便自然联想到这是悼妻之 作,也都习惯地以”悼亡”为题。之后,亦是名家名作辈出,后人云起响应。 (二)悼亡诗的范畴问题 我们在《诗经》里发现不少悼亡之作,有悼念父母的,如《小雅 寥获》: “寥寥者获,匪我伊篙。哀哀父母,生我幼劳。寥寥者羲,匪羲伊蔚。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罄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估?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扮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 腹我。欲报之德,昊天阁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 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3有悼念勇士的,如((秦风 黄鸟》:”交交 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傈。彼 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 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傈。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碱虎。维此缄虎,百夫之御。临其 穴,惴惴其傈。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4《毛序》:”(《黄 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5《左传 文公六年》一记 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缄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 之,为之赋《黄鸟》。”6有悼念亡夫的,如《唐风 葛生》:”葛生蒙楚,蔽蔓 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蔽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 架兮,锦裳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万余冠英认为”这是女子悼念或哭亡 ,赵翼.咳余丛考〔M〕土海:商务印书馆,1957,12.第483页 2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6.第320页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第307一308页 4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L海古籍出版社,1980,10.第170一171页 ,一仁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仁M].北京:中华书局,1987,2.第452页 “李学勤主编.} 三经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M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第588页 ,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第77页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古代悼亡诗中意象体系及爱情婚姻思考 夫的诗”。月又,”锦袁”一词,据《礼记 丧大记》说:”君锦袁,大夫编袁, 士绪袁。”9而”角枕”是指用兽角做装饰的枕头,”锦裳”则指锦缎的糯子,均 为敛尸物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