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中端粒酶基因(hTERC)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1、相关定义
1.1、持绿的定义
持绿(stay green)是指植物在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不降解或降解不明显的现象。其最显著的特 征是,植株生育末期叶片保持绿色的时间较长,甚至完全不黄化。迄今,在豌豆[49]、菜豆[50]中均 坚定了叶片和种子上同时出现持绿性状的突变体植株。此外,在番茄 gf 突变体的叶片和果实中 都同样也发现具有绿色滞留的现象[51]。Bekavac(1998)在对持绿型玉米品种作相关生理指标的 测定和分析后,提出了”持绿度”概念[52],使人们对持绿型与非持绿型品种的区分有了一个定量 的标准。该作者认为,当绿色组织面积占整株面积(即持绿度)超过该种群的平均水平,且子粒 含水量低于或等于该种群平均水平时,该植株可认为是持绿植株。而当植株的持绿度和子粒含水 量均高于种群的平均水平,则归类为非持绿型,而是具有较长生育期(或贪青晚熟)的植株[53] 。
1.2、流感的一般概念
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 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流行范围广泛,可引起 人和多种动物的发病,甚至死亡。A型流感临床特征:一般来说,流感发病 前均有1~3d的潜伏期,发热伴随着疲倦、头痛、肌肉痛.流感区别于其它呼 吸道感染最显著的症状就是高热,可达41 , 但一般在38~40之间,一般持 续2~3d,有时可持续1月.婴幼儿有时呈双峰热,当热度退下来后,全身症状也 随着急速消失.但咳嗽、鼻水等呼吸道病症反而增强,持续1~2周后,一般痊 愈,婴幼儿可有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症状的轻重和流行 株的种类、年龄、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在婴幼儿、高龄者、支气管哮喘及 其它肺部疾病或心脏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容易诱发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 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炎、脑症等[7]-[9]。 2.2流感的流行病学 流感病毒可以引起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自20世纪以来,有明确记载 并且有病原学依据的世界流感大流行一共有4次。分别发生于1918~1919 年的西班牙流感,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这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一次流 感大流行,估计有2500~4000万人死亡;发生于1957年的亚洲流感首发于 我国贵州西部,此次流感大流行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导致了数百万 人的亡;1968年的香港流感是由H3N2病毒引起,该病毒由禽流感病毒和当 时流行的人流感病毒通过重配而来;1977年H1N1亚型流感病毒重新出现, 这次流感大流行的规模远远小于前几次流感大流行的规模,其病毒就是 1957年之前在人群中流行的H1N1病毒。 2.3流感大流行的成因 在甲型流感病毒中,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分为8个分开的节段,病 5 毒进入细胞后核酸拆开分节段复制,病毒成熟后再重新装配于子代病毒体 中,所以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 这一特点是流感病毒易变异而多次不断导致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这种易 变性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最显著特点,也可被分为抗原漂移和抗原性转变。 抗原漂移是病毒在宿主体内繁殖过程中发生的点突变的累积, 表现为抗 原性变异, 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而抗原性转变则是由于流感病毒基 因组分节段, 不同流感毒株基因组RNA片段发生高频率基因重组的结果。 基因重组常常导致产生新的亚型, 人和动物机体对新的流感病毒又缺少 免疫力,所以很容易引起世界性或区域性的流行而引起人间流感大爆发, 尤其是人类流感病毒与动物流感病毒的遗传重组,导致的流感大流行的可 能性最大,所以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流感大爆发;而乙型流感病毒的致病 性较低,常引起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而很少感染动物,只引 起不明显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散发形式出现而很少造成流行。 每次流感的大流行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而 由于流感病毒的易突变性致使流感大流行再次袭击人类将难以避免。 3.流感的药物治疗 流感病毒编码的 3 种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及 M2蛋白在流感的生 物学效应中起主要的作用。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 的神经氨酸结合,触发病毒的复制,通过胞饮病毒进入细胞。M2离子通道则 通过对 H+的介导,使细胞内的 pH 下降,更适合病毒 RNA 的转录,而病毒神 经氨酸酶则通过切割细胞表面受体上的新生病毒,使病毒从细胞表面进入 呼吸道引起感染。而针对流感病毒感染机体的机理,产生出不同类别的抵 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其中主要有: 3.1 离子通道阻断剂 此类药物以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2为作用靶点通过阻断H+通道来抑制 6 流感病毒复制,所以被称为离子通道阻断剂,主要有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Jeffers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