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漕运对杭州丝绸业地影响探析_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漕运对杭州丝绸业的影响探析 1、相关定义 1.1、丝绸之路概念 研究古代丝绸之路,首先要对丝绸之路的概念进行界定,丝绸之路因何而得 名?具体指代的哪段路程?丝绸之路的概念随着考古、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的 不断深入而发展变化,本文开篇将列举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 一、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 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沟通的主要交通道,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漫长的商 路,但丝绸之路名称并没有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而产生。19 世纪 70 年代,德 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 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1877—1912)一书中,首次把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的,经西域将中国与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以及印度连接起来的丝绸贸 易道路命名为 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即自陕西西安,经甘肃、新疆,抵 达中亚、印度各地的路上交通道。1910 年,德国东亚史研究专家赫尔曼(Albert Herrmann)在《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把李希霍芬提出的 “丝绸之路”西段延伸到叙利亚。 自此以后,这名称便流行开来,得到众多东西方学者的赞同,英国人称”Silk Roads”(丝绸之路),法国人称”La Route de la Soie”,日本人则称”绢の道”。 不过这个名称并不能概括当时东西方贸易的全部内涵,因为”丝绸之路”既是运 送香料、纸张和瓷器的商道,又是使东西方的文化、宗教和技术得以交流的通道。 5 1913 年,法国汉学家沙碗(Edouard Chavannes)首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 的概念,其所著《西突厥史料》提出,”丝路有陆、海两道,北道出康居,南道 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1967 年,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探索海上的丝绸之路》 正式使用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名称。 二、丝绸之路概念的发展 随着”丝绸之路”名称在学术界和大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及它在古代乃 至现当代文明中的重要意义越发彰显,冠以”丝绸之路”的交通道也越来越多。 随着考古不断发现,李希霍芬和赫尔曼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已不能概括目前所 知丝绸之路的全部内容。 有学者将丝绸之路划分为不同分支路线: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交通, 唐蕃古道,中印缅路,交趾道。近年来又有一种”三大丝绸之路”之说,即”西 北丝绸之路”(经由中国西北方出境的陆道的总称)、”海上丝绸之路”(自中国南 部沿海,通往东南亚乃至西亚、北非等地的”南方水路”和自东部沿海,通往日 本的”东方水路”)以及”西南丝绸之路”(途径中国西南地区的陆上交通道)。 有研究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的贸易商品,将海上丝绸之路称为瓷器之 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唐代以前,中国主要出口丝绸和黄金等奢侈品。唐代 以后,陶瓷受到海外市场青睐,成为丝绸之外另一种主要的输出商品。明末,茶 叶传入欧洲,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芮传明《丝绸之路研究入门》一书所言的”丝绸之路”大致相当于通称的古 今中外关系中的”陆路交往”部分,并没有将海上丝路纳入其中,认为其与”丝 绸”的渊源不如陆道之深。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把丝绸之路定义为: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 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链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 6 文化交流之路。 关于丝绸之路的空间及地理界定,学界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丝绸之路的不 应仅视作单纯的地理概念,丝绸之路的研究更重要在于以此交通道为主线展开的 中国与域外的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等人类活动。 1.2、丝绸之路的概念 在本文导言部分的研究范围里已经对丝绸之路做了交待,这里不再赘述。概括地讲, 所谓丝绸之路,就是以中国洛阳为起点,经长安,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 进而联结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上交通通道。(见图 2-1) 图 2-1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线路图 1.3、丝绸之路概念的内涵 一、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东方学家费迪南德 冯 李希霍 芬提出。1877 年,他在《中国(1877-1912)》书中,把”自公元前 114 年至公 元 127 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 Seidenstrassen,英译为 Silk Road,也就是丝绸之路。并且,他认为,公元前 后的丝绸贸易引起了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把丝绸之路界定为,从中国出发, 经中国西域与希腊—罗马相连接的交通和商贸路线,或主要指我国古代西北陆上 的对外通道,这一说法也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同。与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相对 应,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 1967 年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描述,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 经济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