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SSUE 4 AUG. 2017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72
DOI: 10.13791/ki.hsfwest
鱼琳惠, 王芳, 刘玲. 非正规就业集聚点空间现象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桥头市场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 32(04): 72-78.
非正规就业集聚点空间现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桥头市场为例
Exploring the Spatial Phenomenon of Informal Employment Space
—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Hohhot Informal Market
鱼琳惠 王 芳 刘 玲 YU Linhui, WANG Fang, LIU Ling
摘 要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户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limited by the threshold
籍、企业门槛、自身特点等因素的限制,农民 for household, business, features, etc, the work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engaged in is always
工从事的工作始终游离于正规就业市场之 outside the formal employment market. During China’s urban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chooses
外。以城镇化转型为契机,以呼和浩特市非 informal employment space as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selects two typical informal markets
正规就业集聚点——桥头市场空间现象为 to conduct the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factors of its formation
研究对象,选取两个典型桥头市场进行实态 in terms of crowd activitie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mposition of material space
调研。从人群生产活动、周边环境要素、物 in order to focus on the plight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city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质空间构成三个方面剖析总结非正规就业 planning.
集聚点的形成要素,从规划角度关注弱势群 Keywords: Informal Employment Space; Spatial Phenomenon; Stand-by Workers
体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活困境。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集聚点;空间现象;
桥头工
0 引 言
我国的快速城镇化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近年来,非正规
中图分类号 TU984.11
就业是农民工在城市中重要的谋生方式,同时也造成其就业不稳定、经济报酬低、工作强度
文献标识码 B
大、社会保障缺失等实际问题。新型城镇化提出,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解决农民工城
文 章 编 号 2095-6304(2017)04-0072-07
市生存困境是当下亟需探究的议题。
顾朝林提到,非正规就业是我国数亿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途径[1] 。王春光指出,农村
作者简介
鱼琳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