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论文: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白蜡蚧的防治方法探讨.docVIP

高速公路论文: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白蜡蚧的防治方法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论文: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白蜡蚧的防治方法探讨

高速公路论文: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白蜡蚧的防治方法探讨 摘 要:针对近几年白蜡蚧给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造成的危害及防治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上的的白蜡蚧的研究、观察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总结出一些防治方法,从而解决白蜡虫害问题,达到中分带灌木能够良好生长的目的。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腊;白蜡蚧;防治方法 1 白蜡蚧给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造成的危害及防治困难 1.1 白蜡蚧给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造成的危害及现状 为了给司乘人员提供一个防眩、美观的行车环境,高速公路中分带种植了一些灌木,往往修剪成绿篱或者灌木球,水腊就是其中一个品种。近几年来,高速公路中分带水腊上出现一种病虫害,受害枝条上都包裹着一层蜡质覆盖物,远观似雪, 近距离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眼仁般大小的球状虫体,不规则排列着,如果用木条捅破虫体,里面全是黄色体液。这是一种叫白蜡蚧的害虫,它是水腊树上的主要害虫,水腊树一旦染上此种害虫,受病枝条就会很快蔓延到整棵水腊树,造成整株水腊死亡,乃至成片死掉,直至数公里中分带灌木水腊死亡。 1.2 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水腊白蜡蚧的防治困难 1.2.1 工程量大 由于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每15公里更替品种,也就是说,一个绿化灌木品种里程至少延续15公里。平时的浇水、修剪、打药等养护作业的工程量都较小区绿化大,实施起来费工费力,白蜡蚧防治比较困难。 1.2.2灌木的连续性,为虫子传播提供了机会,增加了防治难度 由于中分带灌木分布是连续的,这就为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防治起来更加困难。局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二次病虫害,病虫害的迅速传播给一次性铲除白蜡蚧增加了不少困难。 1.2.3中分带灌木立地条件差,灌木生长势特别差,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白蜡蚧防治难度增大 高速公路中分带灌木生长环境比较特殊,下部有防水层,植物无法接连地气;土层薄,就像栽在花盆里一样,给植物成活、生长带来了很大难度。夏天,两侧是沥青路面,局部温度达到50摄氏度左右;冬天,路基较高,空气流动大,严寒给新栽植物越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中分带灌木生长势较弱,抵抗病虫害能力不高。 1.2.4高速公路封闭管理,给绿化养护带来难度,增加了安全隐患。 中分带灌木分布于高速公路的中间地带,作业时来往车辆都是正常行驶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一定地域上的面积小,分布距离比较长,作业车辆必须到收费站调头,因此作业难度较大。 2 白蜡蚧的生物特性介绍 白蜡蚧是蜡蚧科昆虫中的1种,俗称白蜡虫。雌成虫半球形,虫体腹面膜质、触角6节,其中第3节最长。足小,转节的刺毛较长。跗节和胫节的长度略相等。爪具小齿,爪冠毛顶端膨大。胸气门发达,气门口较宽。气门腺路由五孔腺组成,数量很多。气门刺常有11根,圆锥形,顶端较钝,长短不一,其中有几根较长而强劲。多孔腺分布在虫体腹面的腹中部,数量较多而密集。管状腺发达,分布于虫体背、腹两面,在腹面主要分布在虫体边缘,数量很多,形成宽带。虫体背面分布有短而粗的圆锥形小刺,其顶端尖锐。 白蜡蚧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2龄幼虫,离开叶面栖附在枝条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2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月份产卵,不久死亡。卵壳内的卵粒即为白蜡蚧的种虫。白蜡蚧以刺吸水腊汁液为食,树的营养被白蜡蚧吸走了,造成树木衰弱,严重时导致树木死亡。 3 白蜡蚧传统防治方法及使用范围 3.1 手工刮除 清除白蜡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刮除或刺破虫体,从上一年入冬到次年4月末都可以,被刺破的虫体会失水死亡。晚秋或早春,工人戴胶皮手套,用硬毛刷(硬度以能清除虫体且不损伤树皮为原则)把虫体从水腊树枝上清除,清除下来的虫体最好集中烧毁。但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于小面积使用。 3.2喷洒农药 由于白蜡蚧属于刺吸式口器,所以农药防治主要选取内吸杀虫剂农药进行防治,喷洒最佳时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雌成虫未形成蜡质,农药防治比较容易。喷雾时一定要周到、均匀,达到全树都能均匀受药。连喷3~4次,间隔7~10天。可选用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40%内吸杀虫剂的狂杀蚧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速蚧克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尤其狂杀蚧对介壳虫特效,该产品加入了高效渗透剂,即使介壳虫介壳已经形成,使用该药剂也可将其杀死。由于中分带水腊枝叶茂盛,打药很难喷到植物树干上,更难喷到虫子身上,因此,仅靠喷洒农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