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1、相关定义
1.1、进城农民工子女概念界定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愈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开始在 城里居住和上学。本文所讨论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即这些”进城农民工” 的”第二代”,主要是指流动子女中 6-14 周岁(或 7-15 周岁)处于义务教育 阶段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此概念有两个要素:第一,是从流入地角 度出发,指那些与”进城农民工”一起流入城市,在流入地生活、并且至少 有父亲或母亲作为监护人的”流动少儿”,但不包括那些离开父母自己流落街 头的流浪儿童和寄养寄读儿童,更不包括那些因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 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而留在老家的”留守少儿”。第二,仅指 6-14 周岁(或 7-15 巧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学习能力的。不包括学前教育儿童和义 务教育后学龄少年,也不包括学习有智障的少儿。 3.2.2”流动花朵”现象出现的原因 农民工将孩子带入城市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在目前人口统计和有关户籍管理制度中,没有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单独界定。在第五次人口普 查中,在所在地居住半年及以上者,无论有无所居住地正式户口,均是常住人口,因此,部分就业 与居住稳定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被统计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2-02-17.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4(4). 19 一是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职业的稳定性。”父母子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 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 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 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社会中生活的分子 。” 在城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是进城农民工能在城市 的立足之本,也是决定是否将孩子带入城市的重要依据。 二是亲情因素支配。随着进城农民工在城市逐步站稳了脚跟,长时间打 工在外,更加剧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其中尤以对孩子的想念之情更为 强烈。在生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考虑更高一级的需求—— 归属与爱的需要,想办法把孩子接到身边,过完整的城市家庭生活,成为了 进城农民工的下一个愿望与目标,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是城市教育质量。因为很多进城农民工都清醒地意识到,知识是可以 改变命运的,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大 学、读研究生,从而跳出”农”门,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像父辈那 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最艰辛的生活。 3.2.3”流动花朵”现象的发展趋势 (1)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人数来考察,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有关机构的宏观测算,2000 年全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近 2000 万;2003 年 11 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 2000 年第五 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算,18 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有 1982 万人,占全部流动人 口的 19.37%,其中 6 至 14 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 643 万,占所有流动 人口子女总数的 32.44%;2004 年,在高达 1.1823 亿的流动农村人口中,儿 童的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 74% ,其中 6 至 14 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 到 700 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子女的 24.14%。 从微观调查看,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计,北京市进城农民工子女 2000 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4(6):26.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 [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4. 20 年为 9.8 万人,2001 年为 15 万人,至 2006 年 7 月达到 36.6 万人,年均 增长约 56.1%。无锡市 2002 年进城农民工子女约 5 万人,到 2004 年已达 9 万余人,每年约以 34%的速度递增。深圳市 2001 年秋季接纳的进城农民工子 女就读数量为 27.7 万人,比 2000 年度增长 27.6%,占在校生总数的 56.5%; 2002 年秋季为 34.2 万人,比 2001 年度增长 23.4%,占在校生总数的 60.4%; 2003 年秋季为 40.7 万人,比 2002 年度增长 19%,占在校生总数的 62.6%。 据预测,未与父母一起外出、被留在家乡的留守少儿也存在潜在的流入 城市的可能,”流动花朵”的数量还会逐年递增。 (2)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年龄结构来考察,目前主要以小学生为主 2003 年,河北全省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