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啸山庄》的叙事视角_0.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浅析《呼啸山庄》的叙事视角 1、相关定义 1.1、概念的界定 学 解放区文学,是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于解放区的文学作品,是一种全新 的文学概念,其中时间性和区域性是它的最显著特性。 在时间上,国内对解放区文学的起点划分的比较模糊而且意见不一,目前主流 的观点认为解放区文学应该以大革命失败后,红色政权的建立之日算起。它的终点 则是新中国的成立。在区域上,它与国统区文学相对应,指的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 争时期全国涌现的以红色首都延安为中心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即我们 所称的”红区”。 本文对解放区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放区文学的典型代表——延安时期的文 学,是指 1935 年至 1949 年创作于以延安为中心的红区的文学。在体裁上,除了小 说、散文、戏曲、诗歌外,我还将通讯文学、话剧、歌剧囊括其中。 (二)女性叙事 1986年,美国学者兰瑟在《文体》杂志上首次采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feminist narratology)一词。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女性叙事的权威定义。2004 年北京大 学教授申丹提出: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 相结合的产物。 [1] 河南大学博士沈红芳认为:真正的女性叙事应当在表现女性经验 (包括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审美经验和欲望经验等)的基 础上肯定女性作为人的主体的价值追求,力争通向女性的自我实现。 [2] 而洪强在论 文《”文革”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中则提出:面对独特的文革文学,女性叙事既是 男性作家也是女性作家在社会意义上对女性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性的女性典型而不 是女性性别角色。 [3] 我认同洪强关于这种特定时期女性叙事的观点,认为女性叙事是指在涉及到女 性生存、生活状态及女性经验的作品中,作家在塑造社会性的女性典型时所采用的 1 关于女性的叙事方法、叙事语言和叙事视角。 1.2、叙事学相关概念 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茨维坦 托多罗夫在他 1969 年出版的《 语 法》一书中最早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一概念。从托多罗夫提出”叙 事学”这一概念算起,叙事学这门学科也仅仅走过四十三个年头,算是一门非常 年轻的学科,但是自从它诞生以来,对外国和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后期叙事学诞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纷纷用叙事学这一理论工 具对小说进行研究,为小说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小说的叙事学研究紧紧抓 住了小说的本质,那就是叙事。小说之所以为小说,是因为它要讲故事,而讲故 事就要有一定的叙述方式,因此,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小说进行研究,是最符合 小说文体特征的研究理论。这也正是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三言”的意义。 一部叙事作品是由作者、叙述者、叙事话语、叙事方式、叙事接受者等几个 部分构成的,其中叙事话语就包括叙事的角度问题,即叙事视角。一部叙事作品, 或一个文本,要进行叙述的时候,都不可能原封不动的把要叙述的东西直接硬搬 到纸面上,写赤壁之战,就把宏大战场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原原本本搬上纸面,写 宝、黛、釵的爱情故事就要把三人及大观园所有日常琐事,一颦一笑都记录下来。 作者必须运用一定的叙事角度,有策略地把叙述对象形象、适当地呈现出来。所 以,叙事视角就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定的眼光和角度,”它是作者 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6,是作者把他感受到的客观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 一种角度,同时,它也是读者进入这个世界、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关键。因此, 5 叙事视角是一个综合的指数,它是一部叙事作品叙事策略的枢纽,它错综复杂地 联结着谁在看,看到了什么人、事、物,以及看者和被看者的反应是怎样的,要 向读者传达一个什么样的叙事世界。所以,叙事视角是叙事理论中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理论问题,对于一部叙事作品来说叙事视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小说的叙事视角,就不得不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个一概念——叙事 者。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事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这个行 为通过一定叙事话语的操作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体。读者就是通过叙述者 的叙述而听到一个故事。我们平时习惯说某部小说的作者是某某人,这个作者有 可能就是小说中的叙述者,也可能不是小说中的叙述者。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问 题是叙事学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叙事学家都做过论 述。英国学者 M 比尔兹利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说话者不能与作者划等号,说话 者的性格和状况只能由作品的内在证据提供,除非作者提供实在的背景或公开发 表声明,将自己与叙述者联系在一起。”7之所以要把作者与叙述者区别开来,是 因为作者与叙述者对叙述所采取的态度、语调、价值观等方面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叙述者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他所说的话并不一定是作者想说的。 1.3”三言”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