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3.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3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理清课文情节,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多角度对比体现主题的方法。 2.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把握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人性这一话题的复杂性,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人性美与丑的复杂关系。 重点 难点 1.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2.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3.能够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对人性看台上的美和丑,作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 过程 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情节,了解课文思想内容;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了解特点时代背景; 3、概括文章主题,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把握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景】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对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 【建构新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为救女郎而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一生坎坷而丰富,19世纪40年代的十年间,主要从事政治活动。1851年雨果因鼓动民众起义,开始了 19年的流亡生活,1870年结束回到法国,他始终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积极投入保卫共和国的斗争。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 三、背景和故事梗概介绍(参照教学设计P80与课文注释) 四、预习检查(见学案) 鞭笞( )镂刻( )菲薄( )耷拉( )紧扎( ) 脊背( )蜷缩( )抽搐( )牛虻( )黝黑( ) 虫豸( )恫吓( )迸出( )跛脚( )诅咒( ) 五、文本探讨 1、提示:鉴赏时,注意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概括情节(教学设计P80—81) ? 第一部分:行刑前的格雷沃广场。 (“这些观众……”到“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一个刑台是否美观”) ? 第二部分:伽西莫多受刑前的表现和围观群众的态度。 (“犯人终于给绑在一辆车子后面带来了”到“群众大笑起来了,小孩子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 ? 第三部分:伽西莫多接受笞刑和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侮辱和诅咒。。 (“最后刽子手用脚去踏轮盘”到“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一个刑台是否美观”) ? 第四部分: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 (“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到“好极了,好极了!”) 3、分析人物环境,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通过这样的情节看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爱斯梅拉达(板书) 美丽、善良、宽容大度。(板书:内美外善) 问:她的善良在文中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答:送水、喂水的行动。 问:对这个人物,作者采用了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启发:在喂水过程中,爱斯梅拉达始终没有发一言。如果让她对伽西莫多说一句话,你认为怎么说? [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注意人物的身份、性格等,说的话应该是反映善良特点的,如:“可怜的人,上帝会原谅你的!”或“不幸的人,上帝会保佑你的!” 提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选择什么表现形式,要根据内容来定。 ②伽西莫多(板书) 他的外表特征是:丑。(板书:丑) 问:他的内心特征到底是怎样? (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内容和有关情节来回答) A. B. 劫人是受人指使,他只是替罪羊。之前对养父是惟命是从;反应迟钝。 小结:他没有自己的思想,可以说是个无心的人。这样的人,内心无所谓美丑。 思考:为什么他流下了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那是怎样的眼泪?(课后思考问题) 教师补充:伽西莫多——是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外形丑陋,但内心纯真善良。 ③副主教克洛德——人性恶的标本。虚伪狠毒,道貌岸然,内心阴险。 ④文中写群众的内容很多,通过他们对待伽西莫多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心态是怎样的?——麻木、无知、没有怜悯心。这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体现。 教师补充:观刑群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