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说》习题1
《马说》习题
一、语言积累运用
1.为加点粗注上汉语拼音。
①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
_____通_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A.____通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_
B.____通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_
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词语。
A.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_______)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_______)
B.①不以千里称也(以: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以:_______)
C.①一食或尽粟一石(尽: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尽:_______)
D.①虽有千里之能(能:_______)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能:_______)
E.①策之不以其道(策: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策: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
④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5.参考本课所学知识,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这批木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不等:_________)
②粉碎侵略者的蚕食阴谋。 (蚕食:_________)
③情况如是,敬请酌定。 (如是:_________)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知:_________)
⑤无边的牧场,任人策马驰骋。 (策马:_________)
⑥南面的窗户临街,噪声挺大的。 (临街:_________)
二、课文阅读理解
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两处。
①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②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2.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文字填空。
①这篇文章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
以“伯乐”比喻_____________;以“食马者”比喻____________。
②这篇文章的主旨句(中心句)是:
③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是:
④“食马者”的愚妄具体表现在:(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篇文章表现的思想感情是:
3.简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号结束。请再次朗读全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所表达的语气。
①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行业标准)NBT 47039-2013 可变弹簧吊架 .pdf VIP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
- 设立招标代理服务公司市场研究报告.pptx VIP
-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模板.docx VIP
- 教研组工作计划4篇.docx VIP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线路标志标识刷新作业.pptx VIP
- EBZ16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新解读《GB_T 9139-2018土方机械 液压挖掘机 技术条件》.docx VIP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26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