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藤野先生》(部编)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朝花夕拾》里颇受鲁迅先生本人青睐的一篇散文。该文回忆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藤野先生不受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真诚而严谨地教育和指导鲁迅先生学医的几件事。怀着感激的心情,鲁迅先生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如实记录了自己从“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两个伟大的人和一篇深沉而不乏人情味的文字,是本文的魅力所在。本文承记叙文之形式又兼具鲁迅先生的沉郁隽永的文字风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了解藤野先生,感受两个来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身份与别样追求却同样让人仰视和崇敬的伟大人物。【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课文的脉络、结构;2、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3、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4、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2、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3、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4、结尾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驿站(yì) 教诲(huì) 系住(jì) 芦荟(huì)瞥见(piē) 畸形(jī) 匿名(nì) 诘责(jié)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wù) 油光可鉴(jiàn) 绯红(fēi)2、解释下列词语。宛如:正像,好像。绯红:鲜红。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不逊:无礼。逊,谦逊。诘责:反问并责备。杳无消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瞥见:一眼看见。3、了解背景。(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改名。(2)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篇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4、导语。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都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划分段落。朗读课文,可以请几个同学读。朗读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考虑段落的划分。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时间的推移: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地点的转换: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中国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2、概括文意。提示:可以分三部分。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1)全文共有38段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写在公园赏樱花;在会馆,留学生学跳舞。)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回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