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代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编 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 第七编 明代文学 主讲教师:唐援朝 授课班级:01级1、2班 授课时间:03-04学年第2学期 课时计划:30课时 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2004、2 第七编 明代文学(1368—1644) 绪 论 主讲:朱瑜章 授课班级:01级1、2班 时间: 2004年2月至7月 课时:2 【教学设想】 1、绪论的教学重点有二:①明代文学发展的社会因素;②长篇章回体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2、用多媒体授课。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国277年。可以嘉靖为界分前后两期。 明初 “重农抑商”,影响了城市繁荣。明中叶工商势力活跃,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文学商品化,带来晚明文坛的污秽浊流。 第二节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明代文学分期。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名作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 《三国》、《水浒》问世。 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四声猿》、汤显祖《临川四梦》、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传统文学观念向视诗、文等雅文学为正宗,而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为鄙野、淫邪。 承平日久,帝王对小说、戏曲兴趣越来越浓,朝臣、文人也开始喜好。 从前期李梦阳到后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称《西厢》《水浒》:“古今之至文”(《童心说》)。 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是“逸典”(《觞政》)。 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 “捷且深”。 明代俗文学的繁荣: 首先是小说勃兴: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短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其次是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问世;“四大声腔”的昆山、弋阳腔火爆。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和曲论家,汤显祖《牡丹亭》、徐渭 《四声猿》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 第三节 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崛起和兴盛 一、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 分回标目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前后勾连,首尾相接 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二、章回体小说崛起和兴盛的原因 外因: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文学商品化,理论上的支持等等; 内因:小说文体本身的发展所致的必然结果 三、古代小说发展概说 (一)先秦 《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论语·子张》引子夏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荀子·正名》: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先秦寓言及一些杂家著作(如《山海经》、《吕氏春秋》、《晏子春秋》)中的片断描写可看作是最早的微型小说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汉代  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在汉代,小说的地位略有提升 汉代小说 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刘安等《淮南子》,神话传说; 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集; 赵晔《吴越春秋》,叙吴、越两国史事; 袁康《越绝书》,叙吴越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 司马迁《史记》,有些情节描写可当小说来读 (三)魏晋南北朝 曹植《与杨祖德书》:街谈巷语,必有可采。 刘勰《文心雕龙》: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四)唐代小说—传奇 传奇,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元稹的《莺莺传》初名《传奇》,裴铏的小说集也称《传奇》,所以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宋金时期,传奇成为说话的“小说”及诸宫调中一类的名称。元代以后,则将敷衍奇闻异事题材的小说、戏曲(先是杂剧,后是南戏)称为传奇。今则专以传奇指唐宋文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及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以别于北杂剧。 历代史传文学、六朝志怪志人小说,是唐传奇的文学渊源。但唐传奇又同它们有明显区别。六朝志怪小说,意在证明神道不诬;志人小说,旨在记述事实;称不上现代意义的小说。史传文学,必须在真人真事基础上作艺术加工,有小说因素,却非小说。而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传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