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娄底市中考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娄底市中考历史试卷

娄底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该人物是指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2.董仲舒认为,应使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科举考试 D.八股取士 3.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4.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5.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一般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B.C.D. A.雅克萨之战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册封达赖和班禅 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10.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1.张三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民族工作成就显著 B.统一大业逐步推进 C.思想文化繁荣发展 D.外交工作不断突破 1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C.D.13.《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 14.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 15.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6.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废除农奴制 B.实行大化改新 C.颁布《权利法案》 D.实行明治维新 17.“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这句话节选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它是 A.《法典》 B《》 《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0.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这个改变体现在20世纪30年代是 A.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B.实行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 21.今年的6月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和1800多名当年参加诺曼底战役的老兵参加了在法国西北部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仪式。当年的这一行动 A. 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 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C.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D. 使二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22.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