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德反应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地影响.doc

美拉德反应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地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拉德反应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相关定义 1.1、生物质的概念与组成 从广义上对生物质进行定义,包括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 其生产的废弃物都可以称为生物质,即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各种有机物质[8]。 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等便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 果从狭义上对生物质进行定义,那么生物质主要包括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 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或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畜禽粪和废弃物等物质。各种生物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 用的。对人类来说,生物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1)用作食物;(2)用作工业原料; (3)用作能源;(4)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和保持生态平衡[8~11]。 C、H 和 O 为构成生物质的主要元素,而化石资源的主要组成元素为 C 和 H。植物每 年通过光合作用,将约 2000 亿吨的 CO2中的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约有 3.1×1013 J 的 太阳能同时被储存起来,目前世界能源消耗量是这些被储存的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6,10]。 根据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将生物质分为以下三类[10]: (1)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如农林副产物:玉米芯、甘蔗渣、 秸秆、树皮、木屑等类似的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的外壳,都可以称作是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三部分构成了木质纤维素的主要化学成分[7]。稻草、麦秸秆 和玉米秸秆这三种原料,因它们的数量最大,是生产木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 (2)籽粒(粮食、果实)。玉米、小麦等,这类由植物生长产生、主要化学成分是糖 类(可溶性糖和不溶性糖)、脂类(油脂和磷脂)、蛋白质(结构蛋白和储藏蛋白)的种子, 被称为籽粒; (3)甲壳素。甲壳素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素,其又被称作甲壳质或几丁质[6]。甲壳素 是自然界少见的一种带正电荷的碱性多糖。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是它的化学 名称,也可以简称为聚乙酰氨基葡萄糖[6]。甲壳纲动物如虾、蟹的甲壳和昆虫的甲壳中, 以及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都有甲壳素的广泛存在 。 1.2、学生在课后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知 针对前一部分的课后访谈提纲,研究对象是高一年级 4 班中概念学习不同层 面的学生,访谈时间为 30 分钟,访谈人数 20 人,地点高一教学楼 310 室,使用 录音笔和摄像机。 这次访谈的形式区别于前一部分的课前访谈,采用笔答和口述,全程录像跟 踪,采集学生在书写和回答的过程中的表情。这部分设计的内容是在氧化还原的 最后一个课时授课结束以后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学生已经完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 应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完全学习氧化还原概念是指不是仅仅知道什么是氧化还 原反应的定义,而是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物质 的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知道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会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熟练掌握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方向的关系,会计算 得失电子数即电子守恒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等知识体系。 课后访谈提纲的设计承前启后,都是针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展开的,想了解 学生在学习后,还存在哪些问题,了解了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总结,以便 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前三道题的设计是想了解学生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本质和特征,第一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正确率 100%,访谈的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概念的本质。 而第二题是将一个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审视,问的是”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 否是氧化还原的是?”答案应该选择化合价变化和是否有电子转移。学生们的回 答有 8 人只选择了化合价的变化,占 40%,6 人选择了电子转移,占 30%,6 人选 择了二者,占 30%。这说明学生只是从单一的角度,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判断的标准虽然经常用化合价的变化,但是电子转移这个本质并不能算错。而且 在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犹豫,例如在于同学的回答中,原本他选择的 是二者的结合,但是很快又将答案改成了化合价的变化,说明他还没有从根本掌 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三题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问两道题的不同之处。其 中王同学的回答”第一题实质就是电子转移,第二题判断方法不唯一”。回答的语 言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再看看刘同学的回答”第一题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第 二题氧化还原反应前后的变化”,通过两位同学的对比,我们能够观察到学生在学 25 习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能力差异,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很快消化 吸收老师所讲授的概念,而有的学生没有领悟到老师出题的意图,不知道老师问 题的目的,当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前三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