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燃料醇类燃料李忠照发动机原理A代用燃料,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动力系.pptx

含氧燃料醇类燃料李忠照发动机原理A代用燃料,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动力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含氧燃料醇类燃料李忠照发动机原理A代用燃料,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动力系

含氧燃料 — 醇类燃料;醇类燃料在燃油中的溶解度 甲醇燃料 甲醇燃料性质 甲醇燃料使用中问题 甲醇燃料在发动机上的试验结果 乙醇燃料 乙醇燃料性质 ;醇类燃料在燃油中的溶解度 甲醇(Methanol,CH3OH):天然气、煤、生物质中提取或制取 乙醇(Ethanol,C2H5OH):含糖或淀粉的农作物制取 二者亲水性高于亲油性,只要含有微量水,就引起醇和汽柴油的“分离”,原因: 甲醇、乙醇和水都是极性分子,汽柴油极性非常微弱 极性分子特点: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常见极性分子:水、乙醇、氨气等,常见非极性分子:甲烷、二氧化碳、氧气等 醇中的-OH易于和水结合成氢键 ;影响醇与汽柴油相溶的因素:温度、含水量、燃油性质、助溶剂;(1)甲醇的物化性质与使用特性 低热值为汽油的46%——增加循环供给量,混合气热值≥汽油,动力性可以保持或提高 气化潜热为汽油的7倍——有利于φc和动力性提高,不利于冷启动和暖机 辛烷值比汽油高,十六烷值比柴油低:——在汽油车上有利于提高εc,对动力性、经济性有利;在柴油机上使用使用时需要助燃措施 汽化热大——混合气温度低,滞燃期长,需加大点火提前角 含氧量达50%——有利于完全燃烧和CO、HC降低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32.7cm/s(汽油25.2):有利于快速燃烧和η提高 着火极限比汽油、柴油浓——使用更安全 ;燃料性质;(2)甲醇使用注意事项 甲醇有毒,对呼吸系统、皮肤、眼睛会产生危害; 甲醇与有些塑料件和橡胶件不能兼容,影响密封,对有些非铁金属有腐蚀; 甲醇沸点低(65℃),容易产生气阻; 吸水性强,既要防火,又要防潮; 排气中未燃醇、醛类等非常规排放物质较高。 ;(3)甲醇燃料在发动机上的试验结果 汽油机:以掺烧为主 含氧燃料,燃烧完全、火焰传播 速度快,热效率高 HC、CO降低,NOx不变 非常规排放,甲醛排放增加, 致癌度增大;柴油机使用: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尤其是降低烟度。但由于十六烷值低、自燃温度高,着火性不好,难于互溶,掺烧难度大。 掺烧方式:乳化液法、熏蒸法、双燃料喷射系统法 乳化液法:机械搅拌、超声波乳化器;表面活性剂;助溶剂乳化等; 熏蒸法:利用甲醇粘度和表面张力低的特点,雾化后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双燃料喷射系统法:甲醇和柴油两套燃料喷射系统 ;背景状况:巴西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乙醇燃料生产和消费国,巴西20~25%,美国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中的比例将增加值20%。我国普遍采用E10。 生产原料: 巴西——甘蔗 美国——玉米 中国——陈化粮 世界关注的重点:纤维素乙醇的开发 使用方式:主要汽油机上使用,单烧(E100)或掺烧(常见E10);乙醇的物化性质与使用: 低热值为汽油的62%——调整循环供油量,动力可以保持或提高 气化潜热为汽油的2.9倍——有利于φc和动力性提高,不利于冷启动和暖机,滞燃期长,需要加大点火提前角 辛烷值高,十六烷值比柴油低:——在汽油车上有利于提高εc,对动力性、经济性有利;在柴油机上使用使用时需要助燃措施 粘度比汽油大——影响发动机高速和高负荷工况 乙醇中含有微量乙酸——高比例掺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