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道德观三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 ■ 高兆明 《道德与文明》 2007年第3期   [摘要]通过对唯物史观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唯物史观是否拒斥道德精神、唯物史观是何种道德价值立场的逻辑追问,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蕴含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精神,这种人本主义精神是实践人道主义,它不满足于一般的道义批判,它主张将道义批判化为现实行动,在创造新生活世界的积极行动过程中使人自身获得自由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 唯物史观 道德观 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7)03-0011-04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曾经历了一个由道德批判向唯物史观批判的转变,与此相应的是,马克思从青年时期到成熟时期亦经历了一个由人本主义向唯物史观的转变过程。现在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马克思的这种思想转变过程是否意味着马克思通过这种转变拒斥了人本主义、道德观?是否意味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是相互拒斥的,唯物史观中不具有道德立场与道德观?如果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的不具有道德立场与道德观,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党性”及其“革命性”问题?如果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的没有价值性与价值批判,那么,唯物史观又应当如何准确理解?如果马克思唯物史观有价值性与道德观,那么,这种道德观的内容是什么?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关系又如何?   有学者明确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理论”。其实,这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马克思有没有“伦理理论”,而在于有没有“伦理思想”、“伦理观点”。因为“伦理理论”与“伦理思想”、“伦理观点”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没有完整的伦理学说理论体系,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相关的伦理思想观点。如果马克思真的没有自己的伦理思想观点,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全部思想,以及马克思对人类命运关切之情怀?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理解马克思当时所面临的历史重任,理解他所关心的更为迫切的重大实践与理论问题,那么,马克思没有完整系统的伦理理论,亦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就断言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则无论从事实上还是从逻辑上均说不通。真正值得我们追思的除了马克思伦理思想观点的具体内容外,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是何?它与欧洲近代以来所确立起的人本主义价值精神的关系如何?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与道德观关系的问题,在更为抽象的意义上审视,则直接关涉价值与事实、善与真、道德标准与社会历史标准、道德的抽象性与实践的具体性、道德与人等一系列哲学、伦理学的基础性问题。      二、道德是否具有批判的力量      马克思早年深受欧洲人本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亦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他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曾经历了一个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与此相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亦经历了一个由道德评价优先向历史评价优先的转变。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等人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否定后者的抽象人性观,在具体历史、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把握与理解人。   这里直接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其一,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否定欧洲人本主义文化传统或抽象人性论?如果是在彻底绝对意义上的否定,那么,欧洲人本主义文化是否有其历史价值?其二,道义合理性是一个社会制度存在的最根本理由之一,以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作出了尖锐批判,这种批判是否合理,是否直击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其三,人道、公平、正义等这样一类道德价值精神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是否具有引领社会变迁的历史作用?离开了这类价值精神,社会实践是否还会具有目的性与内在批判性?如果这样一类批判没有存在的理由,那么,当今中国据于人道、公平、正义等价值诉求,要求克服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丑陋与罪恶现象的努力,就是无根据的空想,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其四,如果道德没有批判的力量,那么,道德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人类还要什么信念、理想?   道德批判是一种精神批判,精神批判有两个前提性的问题:其一,这种精神的批判本身必须合理、具有现实必然性;其二,精神的批判并不能代替物质的批判。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就在于:一方面,它以自己的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黑暗、罪恶、丑陋的非人性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另一方面,它以自己的方式质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合理性根据。一个缺乏存在合理性根据的社会至多是一个现存的而非现实的社会,这种社会必定要被否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人性论批判,其失误不在于人性,而在于抽象:漠视人性的具体性与人性背后的现实利益关系,以精神的批判代替物质的批判。然而,即使是对于这种批判的抽象性,亦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