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期候用主任专题研究集》序—遵循教育研究的步骤-国家教育研究院.PDFVIP

《104期候用主任专题研究集》序—遵循教育研究的步骤-国家教育研究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4期候用主任专题研究集》序—遵循教育研究的步骤-国家教育研究院.PDF

《104 期候用主任專題研究集》序—遵循教育研究的步驟解決教育的問題 1 《104 期候用主任專題研究集》序 — 遵循教育研究的步驟解決教育的問題 何福田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 做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兵分兩路:一走理論建構的途 徑,企圖建立一個解決某類問題的原理原則,能夠一次解決若干問題;一走應用實 徵的途徑,希望究明某一特定問題的真相,進而提出有效解決此一特定問題的方案。 教育研究本就以應用性研究為多,尤以研究學校校務問題為然。茲介紹應用性 的教育研究之模式或步驟,並以「提升本校學生讀書風氣之研究」為例,搭配說明 如下: 1.存在問題的感受 2.問題性質的釐清 3.問題根源的發現 4.解決方案的提出 5.方案執行的控管 6.執行成效的驗證 7.更佳方案的建議 第一,存在問題的感受 ― 研究者感受本校學生讀書風氣未符理想,故而想要 提升學生的讀書風氣。 第二,問題性質的釐清 ― 以「提升本校學生讀書風氣之研究」為例,其第一 個該弄清楚的問題就是「讀書風氣」所指何事?如果學生不喜歡讀教科書卻很喜歡 讀課外讀物,或者只喜歡讀教科書而其餘一概不讀,何者算是讀書風氣好?學生每 天讀書幾小時才算用功?讀書用功與讀書風氣好壞是否相等?假如學生用在讀書的 時間不多,考試成績卻很耀眼,到底讀書風氣算好算壞?你可以提出一、二十個 「問 題」,一個一個把它界定清楚,其間不要相互矛盾(比方要求學生讀書時間長,卻不 管考試成績高或低)即可釐清問題的性質。第二個該弄清楚的問題就是「本校學生」 所指為何?這對研究者而言,自然不言可喻,但對閱讀研究報告者就有困難,故應 2 104 期候用主任專題研究集 指明本校究為小學?中學?或大學?第三個該弄清楚的問題就是「提升」是什麼意 思?是憑感覺?還是依照什麼客觀標準來衡量,在若干時間內,與原點有多少差距 才叫提升?要做「提升本校學生讀書風氣之研究」這個議題的研究,至少要弄清楚 以上三方面的問題,否則怎能得到答案?怎能解決問題? 第三,問題根源的發現 ― 學生讀書不用功,讀書風氣不理想,這是「現象」,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其「根源」為何?十分要緊。是學區特性的問題?是學校 老師素質的問題?是教材太深或太淺的問題?你可以翻閱文獻,提出一、二十個問 題,然後分別運用各種適當的「研究方法 」一個一個去篩選 ,看看最後發現哪一類 學生的「現象」,其「根源」為何?另一類又為何?一校學生的的讀書風氣不佳,看 來只有一個「現象」,比方「不用功」,但其「根源」可能形形色色 :有的因為學生 眼力不佳,有的因為教師教法不當,有的因為校外引誘東西太多,有的因為……不 一而足 。研究者最常犯的毛病有二:一是根本不理這些 「根源」,直接跳過 「發現問 題根源」這一步驟,立即根據 「現象」提出解決方案。研究者另一個易犯的毛病是 以為同一現象,可用同一方法 理。猶如醫生診斷出許多病人都發燒 ,但不查發燒 的原因有無不同 ,一概給予吞服退燒藥而冀其根治發燒的毛病一樣 ,其實非常危險 。 第四 ,解決方案的提出 ― 做研究的目的既然是在解決問題,尤其應用性的教 育研究,如果研究結果不提出解決方案,豈不形同無病呻吟 ?研究者可能對研究議 題本來就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因而不做研究也能提出不錯的「解決方案」。如果這樣 , 那就是在撰寫一篇 「論說文」而不是在「做研究」。因為「做研究」雖然不免有自己 的看法 ,但必須經過儘可能蒐集齊全的「文獻探討 」,以客觀的態度 、科學的方法 , 反覆推敲 ,卒至真相水露石出。如果自己原先的看法獲得證實可行,當然不必放棄 , 如果自己的看法禁不起考驗,當然不能違逆學術良心而應該另擇良好的解決方案。 就以「提升本校學生讀書風氣之研究」為例,既已發現學生讀書風氣不佳之「根源」 很多,則已明白顯示 「解決方案」絕非只有一種,必須依其源頭之性質提出有效的 解決方案,方能「藥到病除 」,否則不僅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反而衍生許多料想不到 的後遺症 。 第五 ,方案執行的控管 ― 研究做完 ,方案提出,如果不能付諸實施 ,只是繳 交研究報告了事,「做研究」只是人力 、金錢 、時間的浪費 。國科會每年支助成千上 萬的專案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