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 22.4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03月04日发布。
(1)血随小便排出,包括肉眼血尿或尿检发现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镜);(2)排除淋证、肾痨、肾脏畸形、肾及膀胱癌瘤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1992年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制定本病的西医诊断标准。
(1)以往无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或其他肾病病史;
(2)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可偶见肉眼血尿),轻度或少量蛋白尿(<1.0g/d)、动态监测尿常规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表现;
(3)无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害;
(4)已除外生理性蛋白尿及功能性血尿;
(5)已除外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道炎症或肿瘤、胡桃夹现象及其他肾血管疾病所致的血尿伴蛋白尿。
本方案主要针对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无蛋白尿或伴有少量蛋白尿(<0.3g/d)的患者。
(二)证候诊断
1.外感风热证:尿赤,血尿,或仅有镜下血尿;伴发热恶风,咽痛,或关节痛,腰酸,便干;舌质红或淡,苔薄黄,脉多浮或数而有力。
2.下焦湿热证:小便黄赤带血,灼热或涩痛不利;次症:口干不欲饮、口咽粘腻,脘闷纳呆,纳谷不香,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脾不统血证: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4.阴虚火旺证:尿色淡红或镜下血尿,咽喉干痛不适,消瘦颧红,头晕耳鸣,心烦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无力;舌暗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5.气阴两虚证:血尿时轻时重,平时以少量镜下血尿为主,劳累后血尿加重或见肉眼血尿;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纳食减少;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数。
6.肾气不固证: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外感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竹叶、薄荷、板蓝根、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等。
加减用药:咽红肿痛者,加玄参、银花、板蓝根、射干;鼻衄者,加侧柏叶炭、赤芍、丹皮;若热势较高者,加石膏、知母清热;咳甚加杏仁、贝母。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银翘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等。
2.下焦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小蓟饮子加减。生地、大小蓟、栀子、丹皮、芦根、滑石、淡竹叶、车前草、泽泻,猪苓等。
加减用药:若见大便秘结,腹胀者,重用生大黄,并加枳实;湿热伤阴,则去大黄,加知母、玄参;小便热涩不爽,加扁蓄、瞿麦、车前草;脘闷纳呆者,加苡仁、山药、白术等;若见舌质暗红者加丹参、益母草。
中成药:复方肾炎片、四妙丸、黄葵胶囊等。
3.脾不统血证
治法:健脾益肾,益气摄血。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丸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大枣、覆盆子等。
加减用药:可酌加仙鹤草、地榆、蒲黄、紫草、棕搁炭等以加强止血化瘀之功。若气虚下陷而见少腹坠胀者,可加升麻、柴胡;气虚及阳,脾胃虚寒,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合理中丸,或上方加炮姜、艾叶、鹿角霜、桂枝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化瘀止血。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等。
加减用药:若手足心热,加知母、黄柏;咽喉干痛者,加玄参、麦冬、射干;若阴虚及阳、畏寒,腰膝清冷者,加巴戟天、仙灵脾;腰部刺痛,舌紫暗者,加地龙、川芎、杜仲、续断。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止血。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太子参、黄芪、山药、生地黄、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地榆等。
加减用药:以气虚为主,乏力,纳少,面色萎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以阴虚为主,有慢性咽炎,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者,加沙参、玄参、麦冬、五味子以滋阴生津。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生脉饮等。
6.肾气不固证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推荐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怀牛膝、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茯苓、五味子、赤石脂、仙鹤草、蒲黄等。
加减用药:尿血较重者,可再加牡蛎、金樱子、补骨脂等固涩止血;腰脊酸痛,畏寒神怯者,加鹿角片、狗脊温补督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无比山药丸、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
(二)辨证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整理】口才艺术和社交礼仪 网课答案.docx
- 【2017年整理】古代行政区划沿革.docx
- 【2017年整理】变压器变台隐患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
- 【2017年整理】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工程勘查要求.docx
- 【2017年整理】可控硅调光的缺点和问题-基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LED调光技术详解.docx
- 【2017年整理】发电厂“三个一”题库电气试验室检修专业.doc
- 【2017年整理】叶面湿度测定仪研究古树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响应.docx
- 【2017年整理】司法考试角度的《刑法修正案(九)》总则.doc
- 【2017年整理】台帐六:各类事故及处理结果.doc
- 【2017年整理】各单位安全保证措施封面范本.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