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从汶川到芦山: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研究.pdfVIP

第08章 从汶川到芦山: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用请标注: 吕孝礼, 陶鹏, 彭宗超, et al. 从汶川到芦山:公众自救互救行为研究——芦山“4 ·20”特 大地震震后调查 [M]//彭宗超, 陶鹏. 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 ):应急准备文 化建设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从汶川到芦山:公众自救互救行为研究 ——芦山 “4•20”7.0 级强烈地震震后调查 吕孝礼 彭宗超 陶鹏 刘冰 “It is well known by disaster researchers that the real first responders in the wake of a destructive incident are those who are there—not police, firefighters, and ambulance operators but surviving residents and passers-by”. ——Groenendaal and Scanlon (2013: 9) [2] 摘要:灾变行为是灾害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领域,灾后公众自救互救 行为是灾变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关于灾后公众自救和 互救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尚少,本研究聚焦芦山地震震后公众自救互 救行为。由于芦山县既是本次地震的震中也是汶川地震重灾区,本文 尝试揭示公众在两次地震震后自救互救知识行为发生的变化及其原 因。通过对自救和互救行为的实证分析,本文期望为应急管理政策设 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4.20 芦山地震;公众;自救;互救;应急管理 一、引言 当前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主要关注 “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 主的 “一案三制”工作,这种政府主导的应急管理体系在 “非典”蔓 延事件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由于一些灾区受到其特 殊的气象和地理条件限制或者关键基础设施在灾害中造成巨大破坏, 使得政府救援力量快速到达灾区开展救援难以实现。因此,在灾后第 一时间,“自下而上”的公众和社区的自救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灾民自救和互救通常通常直接决定灾害损失的程度,尤其是人员 [3] 伤亡数量,这一段时间也被称为“黄金24 小时或者72 小时”。 从国 际经验来看,日本在应急准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 1995 年阪神 大地震发生后,幸存者中有大约34.9%仍是是自救出来的,而约60% [4, 5] 是来自亲朋好友互救,二者合计约95% 。 同样,据统计1985 年的 墨西哥城大地震发生后,大约有10%的居民参与到自救和互救活动中。 [6]在我国,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自救和互救也是极为普 [7, 8] [9] 遍的现象。 汶川地震被埋压人员约有 25%是自救和互救生还的 。 如此,公众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反应人”,其自救互救便成为消减 灾害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失的重要方式。 [3, 9] 现有研究对于自救互救行为的关注相对较少 ,特别是针对中国 本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描述芦山地震发生之后公众采取的自救行为, 以及互救行为及其组织方式,并分析影响公众采取自救和互救行为的 因素。此外,由于本研究所关注的雅安市芦山县也是 2008 年汶川地 震的重灾区,研究中也同时关注遭受一次重大地震影响之后,公众应 急准备行为,以及所采取的自救和互救方式是否发生改变,并分析这 些应急准备行为对自救和互救方式的选择的影响。 四川省芦山“4•20”7.0 级强烈地震 (简称芦山地震)发生于2013 年4 月20 日上午8 时02 分,震中位于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 太平镇交界(北纬30.3°,东经103.0°),震源深度13 公里,最大烈 度IX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