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中国地震信息网.PDFVIP

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第 51卷 第 6期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Vo1.51,No.6 2008年 11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Nov.,2008 滕吉文 ,王夫运 ,赵文智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 晶基底起伏 的构造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008,51 (6):1753~ 1766 TengJW ,WangF Y,ZhaoW Z,eta1.Velocitydistributionofuppercrust,undulationofsedimentaryformationand crystallinebasementbeneaththeOrdosbasininNorthChina.ChineseJ.Geophys.(inChinese),2008,51(6):1753~ 1766 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 和结晶基底起伏的构造研究 滕吉文 ,王夫运 ,赵文智。,赵金仁 ,李 明。,田小波 ,闫雅芬 , 张永谦 ,张成科 ,段永红。,杨卓欣 ,徐朝繁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 中心 ,郑州 450002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基于在鄂尔多斯盆地与其北部造山带地域,即沿延川 包头一满都拉地带进行的地震宽角反射和折射波 场探测,取得了高分辨率的Pg波震相.通过走时差分层析成像方法进行Pg波波场走时反演,给出了沿剖面辖区的 上地壳速度分布 ,求得 了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折射界面 的起伏变化 ,并给予 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 上地壳为双层结构,上下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折射界面,上层速度低,纵向变化梯度大;下层速度高,变化较为均匀. 基于沿剖面辖区上地壳的速度分布特征提出自南向北应分为:榆林南凹陷、榆林一刀兔隆起、刀兔北至鄂尔多斯北 缘断裂为箕形凹陷及其 内部的次级构造 、呼包凹陷以及伴随的断裂等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 的起伏变化.阴山造 山 带上地壳速度明显 比两侧地 区高,速度呈纵 向条带状展布 ,故呈现出结晶基底结构的分布特征和乌拉 山、色尔腾 山、和教岩体及 白云鄂博群陆壳拼合及增生现象.内蒙造山带上地壳亦为双层结构,但基底折射界面不如鄂尔多斯 块体明显.本文基于对该区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的起伏,讨论了沿剖面各有关凹陷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前景.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速度分布 ,沉积建造,结晶基底,油气前景 文章编号 0001—5733(2008)06—1753—14 中图分类号 P315 收稿 日期 2007—11—27,2008-07—13收修定稿 Velocitydistributionofuppercrust,undulationofsedimentaryformationand crystallinebasementbeneath theOrdosbasin in NorthChina TENGJi—W en ,WANG Fu—Yun ,ZHAOWen—Zhi。,ZHAO Jin—Ren ,LIMing。, TIAN Xiao—Bo ,YAN Ya—Fen ,ZHANG Yong—Qian ,ZHANG Cheng—Ke。, DUAN Yong—Hong 。YANG Zhuo—Xin 。XU Chao—Fan。 1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 2GeophysicalExplorationCenter,ChinaEarthquaceAdministration,Zhengzhou450002,China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