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1、总体概述 (1)从地位和要求看:本章讲述的是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要求学生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它们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会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渗透矢量运算的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加深对矢量及其合成法则的认识。 (2)从编排顺序看:课本从学生已熟悉并可以理解的事实出发,分析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形变的原因,给出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图示法,在学习重力的基础上,介绍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把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与常见的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联系起来,并指出弹力、摩擦力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使学生的认识呈螺旋式上升,顺利过渡到弹力和摩擦力的教学上。 (3)从教学方式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悬挂法测薄板重心)、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安装自行车的滚珠轴承)等。 本章关注点 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思想:显示微小形变的“放大”思想,重心概念、力的合成和分解中的“等效”思想。 物理方法:用图线处理数据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假设法”。 1、教材分析 (1)从现象入手理解力的概念。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三要素。 (3)介绍重力的产生、三要素及重心。 (4)介绍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4、教学建议 ●引入: 实验与实例 :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物体发生了形变 分析原因 总结: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一个概念:力 思考:    初中物理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也没有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而学生常常会将物体的施力和受力相混淆。    力的本质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分析某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体会和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打开教室的门,用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门把手上,门转动的速度不同;用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门把手上,有时能开门,有时无论用多大的力都开不开门,有时适得其反,不是开门而是关门。 (二)力是矢量 (三)力的图示。 线段的长度能否超过绳子长度? 线段的长度是否一定等于标度的整数倍? 力的作用线能否是弯曲的? (二)重力的大小:G=mg。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吗?弹簧称的读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吗?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是否指垂直于地面?是否指向地心?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确定薄板的重心 实验过程 用细线将形状不规则的薄板悬挂在铁架台上,通过悬点A沿着悬线方向画出AB线段。 换一个悬点用细线将形状  不规则的薄板悬挂在铁架  台上,通过悬点C画出沿  着悬线方向的线段CD。 线段AB和线段CD的交点 就是薄板的重心位置。 (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教材分析 (1)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入形变、弹性形变、弹力的概念。 (2)分析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的确定。 (3)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3、重点、难点 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 难点:弹力方向的判定。 4、教学建议 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观察实验 ①在椭圆形玻璃瓶里盛满有色水,塞上带有细玻璃(或塑料)管的橡胶塞。 ②用手从半短轴方向挤压玻璃瓶,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情况。 ③用手从半长轴方向挤压玻璃 瓶,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变 化情况。 1.弹力的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有弹性形变。 (三)弹力所起的几种常见效果 2 绳子拉力: (1)物体形变对绳产生拉力T’,绳形变对物体产生拉力T,性质都属于弹力, (2)G、T、T’三个力不同 (3)G不一定等于T, (4)T和T’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四)弹力的方向 1.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摩擦力是力学中 三种常见力中最复杂的一种作用力,学好摩擦力为受力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石,而受力分析是整个力学问题中最常用的手段。 (2)与旧教材的对比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不同是将两种摩擦力的顺序倒了过来,这种处理教参上讲是遵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其实这种说法未必妥当,因为初学者往往首先对滑动摩擦力产生感性认识。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未必比老教材更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的判断. 难点: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判断. 4.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建议: 方案(一)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