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rs与gis的内蒙古武川退耕还林生态成效监测-ingentaconnect
第 31 卷 第 11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11
2015 年 6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un. 2015 269
·土地整理工程·
基于 RS 与 GIS 的内蒙古武川县退耕还林生态成效监测
※
汪芳甜,安萍莉 ,蔡璐佳,黄鑫鑫,郝晋珉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
摘 要:为监测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基于 MODIS NDVI 时间序列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该文对内蒙古
武川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0 -2013 年,武川县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发展的
面积占 33.55%,呈减少趋势发展的面积占 30.15%,无显著变化的占 36.30%,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植被退化
2 ,耕地转为草地
的区域重点集中于武川县的西北部。2 )1999 -2010 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净减少 18 809.29 hm
2 2 2
13 873.48hm ,转为林地 5 429.81 hm ,草地转为林地 13 554.25 hm ;结合地形特征,退耕地重点分布于>2°~15°坡度与
>1 500~2 000 m 海拔范围,并随着坡度与海拔的增加,退耕的幅度越来越大。3 )退耕区中,植被覆盖下降的面积占
20.98% ,植被覆盖增加的面积占43.89% ;在非退耕区,植被覆盖下降的区域面积占29.40% ,植被覆盖增加的占 34.14% 。
整体来看,退耕区植被的改善程度要高于非退耕区。4 )进一步分析发现,退耕区中,耕地-草地的植被呈退化趋势发展,
退化区域集中于>2°~15°坡度与>1 500~2 000 m 海拔范围;在耕地-林地与草地-林地区域,其整体植被覆盖均显著提高,
其中,耕地-林地的植被改善区域集中于>2°~6°坡度与>1 500~1 750 m 海拔范围,草地-林地的植被改善区域重点分布
于>6°~15°、>2°~6°及>15°~25°坡度范围与>1 500~2 000 m 海拔范围。在非退耕区,耕地保持区、林地保持区与林
地-草地区域的植被覆盖整体增加,而草地保持区、草地-耕地与草地-沙地区域的植被覆盖整体下降。
关键词:土地利用;植被;生态;监测;退耕还林工程;覆盖;武川县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1.039
中图分类号:S127;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11-0269-09
汪芳甜,安萍莉,蔡璐佳,等. 基于 RS 与 GIS 的内蒙古武川县退耕还林生态成效监测[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1):
269-277.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1.039 .
Wang Fangtian, An Pingli, Cai Lujia, et al. Monitoring effects of ecosystem restructuring project for returning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in Wuchuan county of Inner Mongoli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应用情况汇报.pdf
- 基于神经网络法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湖北民族学院团队科研协作系统.pdf
-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三电机同步系红-江苏大学.pdf
- 基于生态成本核算的滨海核电厂淡水水源选址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pdf
-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油干点软测量.pdf
- 基于神经网络的statcom非线性鲁棒逆推设计-journalof.pdf
- 基于社会经济核算矩阵的江西氮磷减排调控方案研究.pdf
- 基于神经网络辨识的移动机器人航向误差校准方法-中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三电平直接瞬时电流分相控制的dstatcom装置及其应用.pdf
- 基于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互动的组织智商评价i-上海外国语大学论文.pdf
- 基于rbf网络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滑模控制-oalib.pdf
- 基于rfid的生产流程实时监控技术研究.doc
- 基于rt-lab的pet中间级直流变换器半实物仿真平台-北京交通大学.pdf
- 基于q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参数优化仿真研究-read.pdf
- 基于qca的双边沿jk触发器的实现.pdf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传感技术学报.pdf
- 基于puf和ipi的可穿戴设备双因子认证协议two-factor-大数据.pdf
- 基于pso和knn的网页智能分类算法-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试验中心.pdf
- 基于pso的svc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pdf
- 基于pso算法的机械臂pid控制器参数优化-cor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