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古代中国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3:古代中国文化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与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利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由此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买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与影响了! ——弗朗西斯·培根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传统的四大发明一经提出,就有学者提出新观点,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曾经列举了中国传入西方的26项技术,认为中国重要的发明技术不止这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日前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以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四大文物为主展示了中国古代伟大发明创造 ,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 。 三.古代中国的文艺 (一)成就 1.书法: 文字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 (1)发展: ①先秦—汉代: ②魏晋以后: 实用性文字时期 L A甲骨文: 商代;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文字的混乱时期: 国家分裂;交流功能削弱;不利于文化发展与生产进步 C小篆: 秦始皇“书同文字”,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隶书: 汉代 A魏晋南北朝: 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原因: 动乱之后,士大夫以书法表达自我。 笔墨纸张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B隋唐: 书法艺术新的高峰;草书、楷书 原因: 政治:社会秩序稳定; 建章立制 经济:繁荣 文化:艺术家勇于创新 C宋明: 行书各具情态 原因: 政治:宋代重文轻武,政治环境宽松。 经济: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市民阶层兴起壮大。 文化:社会平民化、世俗化,促使了个性化的艺术创作。 (2)特点 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艺术家的个性 具有民族性 《说文解字?叙》里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指鸟兽行走留下的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明清 宋 唐 魏晋南北朝 汉 先秦 原因 成就、特点 时代 绘画 文人画出现 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士人群体追求个性。 吴道子;盛唐气象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 风俗画兴起 文人阶层壮大;理学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世俗化,市民文化发展。 民间绘画繁荣 商品经济发展,审美趣味进一步世俗化。 气势宏大 特点: 宫廷画、民间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 专题3:古代中国的文化 专题3:古代中国的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二.古代中国的科技 三.古代中国的文艺 一.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发展: 先秦 汉代 宋明 明清之际 百家争鸣 独尊儒术 理学心学 带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礼坏乐崩 大一统建立 专~集~发展 专制高度强化 政治: 经济: 小农经济出现 小农经济确立 商品经济发展 经济全面高涨 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 儒家思想为正统 不断发展演变 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一)百家争鸣 1.概况 2.背景 儒家: 道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