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功》习题2
《成功》习题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节选)
季羡林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是名fù其实的称号。不过,我想说,他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的jí梁”。
季羡林留德十年,时间是够长的,但是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不用说是欧洲其他国家了。没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时间,或者说,还有比旅游更让他感兴趣的事。在他看来,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远甚于去高山滨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其枯zào乏味的事情,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如果季羡林没有这种好读书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学生那样,终日忙于旅游,购物,跳舞,搓麻,谈情说爱,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学业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又怎么会有今日fēi声中外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呢?
在这些年里,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风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àn慕 ráo舌 不qī而来 家yù户晓
jí梁 枯zào 名fù其实 fēi声中外
2、文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请将下列典故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人物后面。
A、囊萤 B、映雪 C、悬梁 D、刺股
(1)战国时苏秦( )
(2)晋代的孙康( )
(3)晋代的车胤( )
(4)汉代的孙敬( )
3、甲文中成功前的三个条件中,作者强调的是哪个条件,为什么?
4、甲文中“天资”和“天才”各解释为什么?作者为什么用“天资”,而不用“天才”?
5、甲文中的“韩文公”是指谁?文中引用他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为了论证什么论点?
6、请写出两条关于“成功”的名言。
7、乙文“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中的“此”在文中指代什么?
8、联系生活实际,试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9、乙文中,季羡林是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在甲文中关于“成功的条件”的观点的?
10、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你认为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试举一例,谈谈你自己成功的体验。
参考答案:
1、羡、饶、期、喻、脊、燥、副、蜚
2、(1)D (2)B (3)A (4)C
3、作者强调的是“勤奋”,因为“天资”和“机遇”,人 们无能为力,而“勤奋”完全由人们自己决定。(意思对即可)
4、“天资”意为人与生俱来的资质,“天才”意为有突出的聪明智慧的人。作者对自命的天才的现象不敢赞同,认为用“天资”比较客观。(意思对即可)
5、唐朝的韩愈,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这一论点。
6、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
7、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
8、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中国的脊梁。联系实际略。
9、“留德十年,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在这些年里,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风光”,季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的三个条件中“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的观点。
10、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