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2010年11月,城区教研室教学评估团我校听,我们的教研组组织听了一节八年级语《大自然的语言》。 本节时为第二时。下面是堂教学的教学过程以及对教学设计的分析: 堂实录 一、导入: 教师:《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下面大家看 教师多媒体给出一段字—— 曾经有一篇介绍宇宙飞船速度的说明字是这么写的:“由于火箭的逐节点燃,飞船的速度越越快,当达到每秒111公里以上时,飞船就能摆脱地球的引力遨游于太阳系。” “111以上”这个数字指的是大于111的数字,而实际上飞船的速度是每秒112公里以上时才能脱离地球引力,假如是1119公里,还能不能? 教师:大家看,111如果改成113,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学生: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叫起一个同学回答。 学生:“如果改成113就不准确了”。 教师:我们看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段字就没能准确地说明宇宙飞船的速度。可见,在以介绍知识为目的的说明中,语言的准确就是说明的生命。 分析探讨:外资料的运用、问题的提出是否合理? 既然教师设计的目是要告诉大家语言的准确就是说明的生命。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在这段字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语言也应该是针对这段字说的。这段字的的意思是说,112以上的速度,飞船才能脱离地球引力。应该以“112”为基础提出问题。所以我觉得问题设计欠妥。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学生说不准确,到底怎么不准确呢?学生没有说到,老师也没有说到,更没有强调说明语言准确的重要性。只是很短的时间,用很快的速度将这个问题一带而过。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看的太清楚,老师就讲完了。给我们的感觉是,教师出示这段外资料效果是不理想的。 教师的提问,毕竟不是中的内容,学生不太熟悉,加上光线太强,字体颜色又不好分辨,学生要看清楚上面的字比较困难,时间也短,听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是不是可以直截了当,开门见,从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导入,然后直接用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会更容易接受,效果会更好呢?或者把这个例子放在分析中语言的准确性之后呢?因为中语言的特点还没有分析,在学生熟悉了语言的准确性之后,就很容易理解老师设计的这个问题了。 堂实录 二、教师:出示目标: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 (一)、教师:让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哪里 1、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1962年的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梅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6天。 如果去掉加点的字“左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2)、古代流传下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如果去掉加点词“许多”,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3)、在地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生1:左右是个约数,表示不确定,比10天稍多或者稍少,如果去掉,就成了刚好10天,这样反而和实际不相吻合。 教师:给予肯定。 生2:许多说明很多,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不能一概而论,那样不符合实际。 教师:给予肯定 生3:说明范围、程度,时间上比较准确。 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说明事物不仅要求在实际、数字上准确无误,而且在空间、范围、程度等方面准确无误。 2、教师:让学生从中找出类似语句分析,进一步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自主探究,发言,教师小结 生1:第自然段的“可能”表示不确定。 生2:第10自然段“迟早”表示限定。 生3:第8自然段“若干天”表示限定。 分析探讨:教学目标的展示、语言准确性的分析 值得肯定的地方:1、首先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朗读了解目标,这个应该值得肯定。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这节的学习任务,教师也就以此为依据安排堂教学活动。 2、教师先把中现成的句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然后再让学生从中找类似语句分析,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学生对于准确性先有了个认识,再去中找就不难了。教师这样处理教材还是感觉比较合理的。 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 说明的语言首先应该是准确,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兴趣,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是在准确基础上的生动。语言的准确就是说明的生命,所以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就应该是重要的。但是教师在分析外资料和书上语言准确性时,也许因为这些学生参考资料比较多,回答起都很准确,所以时间分配都太短,太仓促,没有很好地强调和体会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堂实录 3、教师:说明给人以知识,语言必须生动、准确,大家看第1、2自然段,再看看老师的改写与原有什么不一样的?好不好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