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演讲:脚踏实地nbsp;逐梦大山.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梦演讲:脚踏实地

中国梦演讲:脚踏实地nbsp;逐梦大山 中国梦演讲:脚踏实地 逐梦大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自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孟鹏飞,晋察冀边区是中国 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根据地及统一战 线的模范区”。晋察冀的历史地位可以用:坚强堡垒,前进阵地,战略支点,建国基 石这十六个字概括。纪念馆完整地保留着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 同志的旧居,是晋察冀军区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机关旧址,也是毛泽东主席进京之 前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旧址,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定为省重点物保护单位,1996年 被定为第四批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入选河北最美30景。下面我演 讲的题目是《脚踏实地 逐梦大》。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1947年3月胡宗南部大举进犯延安,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 一年多于1948年到我们河北,首站到晋察冀边区首府-保定市阜平县,居住工作了 46天,在这里调整南线战略,发布五一口号。后因敌人轰炸迁到了西柏坡。1949年3月 23日,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从此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 毛主席把此行比作“进京赶考”。“进京”之路已经走完,然而“赶考”的脚步从未 停歇。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 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 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 兴邦。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也 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从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起义到 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无数的仁人志士抛 头颅、洒热血追梦求强才换如今的幸福生活。六十四年的风雨,成长,人民共和国 自信而坚强。中国社会从积贫积弱到今天逐步走向繁荣富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代 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所做出的不懈的努力。爱她,就用心理解她、用实际行动建设 她。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在我的身边有这么一位追寻父辈赶考路精神,践行中国梦的“ 马兰后人” 。 在我工作的革命老区阜平县有个小村庄叫马兰村,它四周群环绕,峡深谷幽。如果 你到这里,就会在寂静的村庄里听到小提琴、手风琴、吉他演奏的《雪绒花》,《 念故乡》等世界名曲,而这些优美的旋律,竟然出自一个个十岁的村孩子之手。 他们的老师,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化系的邓小岚。邓小岚是谁呢?可能大家都不太清 楚,可是一提起她的父亲邓拓同志,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邓拓同志是中国新闻史 上的一代英才,曾担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总编、社长。邓小岚的母亲丁 一岚同志也在晋察冀工作战斗过,是《晋察冀日报》的老报人,也是1949年开国大典 的播音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兰村曾是《晋察冀日报 》报社所在地,是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当年,邓拓任报社主编,在 反扫荡中一手拿枪杆,一手拿笔杆,“八匹骡子办报纸”坚持斗争达十年六个月零三 天,连续出版了284期报纸,从未有过间断,创造了世界报业史上的奇迹。邓拓同志 有个笔名叫“马南邨”,就是为了纪念在“马兰惨案”中牺牲的乡亲们而取的马兰村 的谐音。邓小岚就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出生的。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离马兰村很 近的麻棚村的老乡家里生活了3年。父辈们战斗生活在这里以及个人身世的情结,使邓 小岚对这片土地怀有无比眷恋的深情。她一心想了却心中的夙愿,好好的回马兰村去 看看。 1997年,邓小岚第一次回到马兰村,就被路边一农妇认出并且脱口就喊出了她的乳名 ,“哎,这不是小岚子吗!”一句乡音,让她泪流满面。随后和几个原报社的老人 去扫墓,扫完了回村子也没什么事儿就把路边儿玩儿的几个小孩儿找了过说唱个歌 ,结果他们什么歌也不会。只有两个小孩儿能跟着哼哼唱两句国歌,调儿还不对,小 岚老师心一下就凉了。她说“我从小就爱唱歌,也喜欢音乐,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 苍白了,当时我特别心酸。”邓小岚决定把音乐带进这座村,让音符触动这群孩子 尚未开化的内心。于是她为马兰小学捐献了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义务为学生们上 ,教他们学习乐器、绘画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邓小岚的悉心指导,现在孩子 们已经能够演奏复杂的乐曲,还成立了一支马兰小乐队到北京甚至全国去演出。邓老 师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孩子们站在舞台上演奏。当我们看着孩子们演奏《欢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