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文学{三}魏晋南北朝.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三}魏晋南北朝

之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终极背诵版)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两晋诗坛 第三章:陶渊明(重点) 第四章:南北朝诗歌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姓名:李延帅 学院:文学院 班级:中本0902 电话:1328762881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文学自觉的标志: (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 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明确认识。 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 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 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 5、东晋李充《翰林论》联系风格辨析文体。 6、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分84题。 7、《文心雕龙》上篇主要讨论文体,分33大类,“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追溯起源,叙述演变,说明名称意义,并举例评论。 8、《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文学总集。 (三)对文学审美特性自觉追求。文学自觉最终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1、四声的发现及其运用,用事和对偶的讲究。 2、《文心雕龙》多论述作品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等,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二、从人物品评到作品品评。 (一)人物品评。 1、汉末察举制度,士族流行乡党评议,如许劭、许靖、郭太。 2、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人物品评的风气更盛。刘劭《人物志》总结鉴察人物的理论和方法,重视人的材质,形成才性之学。 3、《世说新语》的《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记载评人事例。 4、汉末人物品评多带预言成败意味,偏重识鉴人才,重点在政治、道德方面; 5、魏晋以后人物品评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评议外,增加审美成分,为已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品题。《世说新语》中品题人物常见的审美概念有:神、朗、率、真等,最常见的是:真、深、朗;用作比喻的不乏自然物象。 6、人物审美对文艺审美起催化作用;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文艺批评,如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古画品录》。 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 (一)《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1、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序志》一篇是全书的自序。 2、贡献: (1)论述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外部原因:“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将文学与社会风俗、政治兴衰联系;内部规律总结为“通”和“变”,即继承和创新相互作用;此外《明诗》论述文体演变过程,《才略》评论历代作家; (2)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书中许多精辟的概括,如“体性”、“风骨”、“定势”、“情采”等,涉及形象思维、艺术风格等。 四、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萧统的《文选》 (一)李善注《文选》60卷,选录先秦到梁代共130人作品,另有古乐府3首和《古诗十九首》,共700馀篇。 (二)编排方法:先将文体分为赋、诗、骚、诏、册、令等37大类,大类下按题材分若干小类。 (三)诗占近13卷,共334首,各类中数量最多。 (四)选诗带较大宽容性,选诗最多的三位诗人是:陆机52首、谢灵运40首、江淹31首。在标举一流诗人方面眼光不高;推崇被忽视的诗人方面眼光高。 五、新文学思潮: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探寻文学特点、文学分类、文学创作规律及文学价值。 (一)汉代儒家诗教强调诗歌与政治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