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
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
——基于农村家庭情况调查的分析——
马永良 赵长保 武志刚
内容提要:本报告利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调查”和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常规调查数据,对中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以及各项扶贫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除农业资源条件差外(表现为农业收入太少),家庭人口健康状况差是致贫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是教育支出。扶贫项目中的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在缓解贫困上有些效果。扶贫贴息贷款由于缺乏瞄准性对扶贫的效果有限。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尤其是在“通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和农田水利建设上的投资对缓解贫困有较好的效果。政府组织的培训和外出打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低收入户很少能参加这种活动,还没有在缓解贫困上发挥作用。
1、引言
1.1.目的和内容
本报告是为《中国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一篇背景报告,旨在为具体的反贫困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报告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概要介绍样本村所在地和样本村的基本情况,及样本农户的收入分布。第二,初步分析农户贫困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第三,分析评价各种扶贫政策措施的效果。
1.2.数据
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委托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所做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调查”数据,二是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常规调查数据。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调查”于2006年5月进行,调查的对象为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协商后确定的中西部的9个省(市)的部分固定观察村和所选择的固定观察村中的全部固定观察户。选择的9各省(市)包括山西、安徽、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陕西和甘肃。调查样本村的数量为61个,样本户为3518户。调查问卷包括农户问卷和村级情况问卷,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专家设计。农户调查问卷和村级情况问卷的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主题设置,一是农户贫困的内外部原因,二是各种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
由于上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调查”的问卷只设置了很少的定量指标,特别是缺少反映收入状况的指标。这样在统计分析时,需要将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户的数据与本次专题调查的数据进行联接。
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调查”的数据中,有三个村样本户的户码与固定观察点常规农户调查数据不一致,因此,在汇总分析时,去掉了这三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和村调查数据,具体为山西省的3号村、8号村,和安徽省的4号村。这样,实际分析的村数为58个,农户数为3161个。
2、样本村和样本村所在地基本情况
2.1.人口、劳动力和土地
在58个样本村中,平均每个村的农户数为388户,人口为1573人,劳动力为808人,经常在外务工经商的劳动力有27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4.4%,算上劳动力的家属经常在外的村民总共有305人,占人口数的19.4%。留在本村的劳动力有525人,其中基本务农的有429人,其余的劳动力主要在本村内从事非农产业。村均耕地面积为2248亩,其中灌溉面积811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3亩。
2.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大部分样本村所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中等或比较贫穷的位置。当问及“本县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于什么水平?”时,有6个村回答“比较好”,有23个村回答“中等”,有29个村回答“比较贫穷”,分别占样本村数的10.3%,39.7%和50%。
绝大部分调查村的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在所在县属于中等或比较贫穷的位置。当问及“本村平均收入在全县属于什么水平?”时,只有一个村回答“比较好”,回答“中等”的村有39个,回答“比较贫穷”的村有18个,分别占调查村数的1.7%,67.2%和31%。
样本村所在县有3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8个非国家级贫困县。在58个村中有16个贫困村。有56个村填写了本村的贫困户和特困户的数量,有53个村填写了五保户的数量。这些村,平均每个村的贫困户为63户,特困户为20户,五保户为6户。村均贫困户占这些村平均户数的15.8%。显然,贫困的发生率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在样本村之间,农户的收入来源有很大的差别。有17个村认为本村农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农业(农林牧渔业),有11个村认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有9个村认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与农业等相结合。2005年,调查户的人均纯收入为2650.3元,其中有42.6%为外出劳务收入。
2.3.样本农户的收入分布
样本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5年,全体样本户的人均纯收入为2650.3元,低于3255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全体样本户中,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线683元的农户有183户,人口数为698人,人均纯收入低于低收入标准线944元的农户(以下将低于低收入标准线的农户称为低收入户或低收入家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