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册单元二
第二冊 單元二
產業結構
人類的經濟活動分為三級產業
1第【 】級產業:農、林、漁、牧、礦。
2第【 】級產業:將第一級產業視為原料,予以加工製造。工業、營建、電力業。
3第【 】級產業:商業、運輸、服務業。
台灣早期的產業活動以【 】業為主。
1民國【 】年代,第【二】級產業超越第一級。
2民國【 】年代,【服務業】超越工業。
台灣農業的特色
平原、盆地、台地
1【水】田種植水稻。
2【旱】田種植甘蔗、番薯與蔬果。
丘陵坡地
1種植水果與【茶葉】。
台灣農業發展的特色
1【耕】地狹小
2【集約】耕作
3農村【勞力】老化
4農業【技術】先進
台灣的林、漁、牧業特色
台灣因過度砍伐及山坡地的開發利用,造成棲地破壞與【水土流失】等問題。自民國【80】年起,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並加強造林來復育。
【養殖】漁業主要有虱目魚、牡蠣及鰻魚等,因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沿海地區【地層下陷】。
漁業以【遠洋漁業】產值最大,作業海域遍及三大洋。
類型 說明 實例 【 】漁業 超抽地下水導致【沿海地區】地層下陷 虱目魚、牡蠣、鰻魚 【 】漁業 在領海(12海浬)內進行撈捕 沙丁魚 【 】漁業 在經濟海域(12~200海浬)內進行撈捕 烏魚 【 】漁業 產業最大,遍及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 魷魚 台灣早期牧業以【欄牧】為主,都市郊區有【酪農業】。
酪農業【不耐久藏】(新鮮),為了就近提供市場消費,多分布在大都市的郊區。
類別 特色 欄牧 早期為家庭副業,近年來採取【科學化】、【企業化】經營。 酪農業 酪農業屬於【市場】區位,現今轉型觀光休閒產業。
酪農業 定義 農民種植牧草或用飼料飼養乳牛、羊,並提供(鮮奶)或(乳製品)給在(都市)有需求的居民。 區位 是一種(市場)區位走向的產業,講求新鮮、時效,加入(WTO)後,比較不受影響。 轉型 轉成觀光牧場,例如飛牛牧場、初鹿牧場。
衝擊與轉型
農業的衝擊與轉型
農業發展的衝擊 農業轉型的對策 A交通及傳播媒體發達,文化交流改變飲食習慣,使稻米消費量減少。
B工商發展快速,使農村勞力外流與老化。 C利用地方特色,改進生產技術,推廣高附加價值的【精緻】農業。
D發展【休閒】農業。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各國農產品進入台灣。
台灣農產品【成本高】且產量【少】,市場競爭力弱。
台灣加入WTO的優缺點
優點 各國進口比例增加,消費者有更多的商品選擇。 缺點 (1)地狹人稠:土地狹小,採集約耕作,農業生產成本高。
(2)台灣農業生產成本高且產量少,無法與國外廉價且大規模銷售的農產品競爭。
3
作物 主要分布區 說明 水稻 平原 【飲食習慣】改變,政府推動轉作。 甘蔗 【回歸線】以南的平原 熱帶栽培業、經濟作物 茶 潮濕、排水佳的丘陵、台地 經濟作物 *歸納比較*
農業的特徵 形成原因 適應方式與影響 耕地狹小 A山多平原少
B田地轉變成都市或工業用地 利用集約耕作以增加產量 集約耕作 A平均每一位農民擁有更地狹小 農無閒年,地無閒田,【單位】面積產量高 農村勞力老化 工商業興起 農村勞動力老化 農業技術先進 農業研發新品種培育與改良 因為生產技術革新,即使耕地減少,但是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價值。 *歸納比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