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14课冷战中对峙定.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下册历史14课冷战中对峙定

双方 。 年代 第三阶段 美: 苏: 攻 守 年代 达到高潮 第二阶段 美国占 。 年代 第一阶段 典型事件 特点 时间 阶段 五六十 优势 古巴导弹危机 70 苏 美 尼克松访华、从越南撤军 占领阿富汗 80 缓和 苏联从阿富汗 撤军 70年代 80年代 5、60年代 美 苏 苏 美 苏 美 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1962年10月22日 古巴导弹危机 第一阶段: 战略优势在美国 古巴导弹危机 第一阶段: 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的战略核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摘自“维基百科” 第二阶段: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第二阶段: 80年代 美国 竞争激烈 最大的负债国 苏联 从阿富汗撤军 经济力量薄弱 第三阶段: 美苏缓和 两极格局结束 1991年 苏联解体 70年代 80年代 5、60年代 美 苏 苏 美 苏 美 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力 双方 。 年代 第三阶段 美: 苏: 攻 守 年代 达到高潮 第二阶段 美国占 。 年代 第一阶段 典型事件 特点 时间 阶段 五六十 优势 古巴导弹危机 70 苏 美 尼克松访华、从越南撤军 占领阿富汗 80 缓和 苏联从阿富汗 撤军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活动与探究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 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2、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3、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出兵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 从越南撤军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学习本课后,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维护世界和平…… 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 冷战含义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表现 冷战影响 美苏争霸 含义: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成立北约 成立华约——两极格局形成 三个阶段 古巴导弹危机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1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变为对手。美国为了扫除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冷战”政策。开始推行这一政策的总统是 A.杜鲁门 B.尼克松 C.奥巴马 D.克林顿 2、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A B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B 4、有人认为“马歇尔计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