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入侵生物学 - 第08讲 - 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pdf

入侵生物学 - 第08讲 - 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pdf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侵生物学 - 第08讲 - 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

“入侵生物学”系列讲座 第八讲第八讲第八讲第八讲第八讲第八讲第八讲第八讲 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 主讲人主讲人:: 张风娟 主要内容 一、种间竞争形式与生物入侵:基本概念及案例 二、新颖武器假说(Novel Weapons Hypothesis ) -化感作用假说 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 研究模式、技术流程和方法等 研究案例 一、种间竞争形式与生物入侵:基本 概念及案例 竞争排斥原理和Gause理论 竞争排斥原理(Principle of competive exclusion/ Competive exclusion principle ):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Hardin, 1960),即生态学上(更确切说,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 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长期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 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然出现栖息地、食性、活 动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 竞争取代的定义 竞争取代定义:“在特定的栖息地,一种物种通过与 另一物种占有相同的生态位来消除另一物种的现象, 称为竞争取代(DeBach et al.,1978)。” 2002年Reitz对DeBach所提出的有关竞争取代的定 义进行了补充,并将竞争取代定义为一个生物种群通 过利用、获得资源的优势或通过干扰对方使用资源, 将一个原来已经建立种群的物种替代的现象(Reitz and Trumble, 2002)。该定义强调了导致替代的竞争 机制及其作用。 种间竞争取代机制的类型 种间竞争机制可以分为资源竞争和表观竞争两大类 (Reitz and Trumble, 2002 ;成新跃和徐汝梅, 2003) 。其中资源竞争又可以分为利用性竞争 (Exploitation competition)和干涉性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两类。当竞争物种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及其 相互作用不对称时,就会发生种群取代。 利用型竞争类型及机制 利用型竞争:是指一个物种的个体比另一物种的个体 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的机制主要有: 资源获取能力的差异; 在该种利用型竞争中,所有的个体都有可能获得资源,当一个物种获 得充足的资源时,另一个物种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进而后者被取 代。这种资源获得方面的差异不是由于直接竞争作用引起的,而是受 物种对资源利用的内在能力的差异。并表现在生长速率和存活率的不 同。 生殖能力的差异; 当一个物种具有比它的竞争者较大的现实生殖力的时候,将有利于其 取代竞争者。这种机制不仅是指其后代的数量较多,同时还表明它利 用相同资源产生更多的雌性后代 利用型竞争类型及机制 搜寻能力的差异; 搜寻能力强的物种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寻找到可利用资源,进而降低了 竞争者可利用资源的机会。例如,蚂蚁寻找食物,捕食者寻找被捕食 者,或是寄生蜂寻找寄主。 资源的抢先占有; 资源抢先占有指资源在被利用之前,其中关键的资源被强势竞争者利 用,从而使弱势竞争者缺乏资源。例如,某些植食性物种适应较早季节 的气候,可以抢先利用寄主植物。 以及对劣质资源的策略和反应等。 资源在某一物种的作用下,品质下降,从而不能满足另一物种的需求。 不同于资源的抢先占有,这种资源仍然存在,但品质下降,或者在竞争 者的作用下有了改变,致使竞争力弱的物种在生长发育等方面受到了影 响,数量增长的能力减弱,如繁殖能力降低,产生后代数量减少,死亡 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被取代 案例1 :入侵昆虫的资源利用型竞争案例 现象:在美国东北部,本地的一种松树球蚜Pineus coloradensis 在一些红松林场已经被亚洲的另一种松树 球蚜Pineus boerneri所替代。 原因 :红松在遭受了P. boerneri 的严重危害以后,对以 P. coloradensis 而言,寄主质量下降,适宜的取食位点 减少,因此种群死亡率上升。而寄主质量下降对P. boe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