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共22张PPT}
自主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 1、阅读课本,通过完成学案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 【能力提升】 1、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3、总结苏联解体教训。 自主学习第一步: 阅读课本P141---145,完成学案解决以下问题: 1.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苏联解体的过程。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前期改革: (1)重点改革 : (2)作用: 2、后期改革: (1)改革状况: (2)结果: 三、莫斯科日落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过程: 自主学习第二步: 以下是反映斯大林体制的一侧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探究3、阅读材料分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失败的原因?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改革失败的原因: (1)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革仍没有突破 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 (2)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 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探究5:读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前苏联的问题 提示: 1、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2、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他的改革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 * 刘少华 学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阅读,归纳。 农业 工业 政治 结果 进步性: 局限性(失败原因): 经济 政治 结果: 2.苏联解体 (1)开始: (2)加速: (3)解体: 学习方法:精读细读,讨论思考,归纳。 探究1:下列材料反映什么现象? 提示:说明斯大林模式已经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必须适时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赫鲁晓夫的墓碑,设计者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 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探究2:读材料结合课本分析为什么设计者把赫鲁晓夫的墓碑设计为黑白两色的呢?怎么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材料一、赫鲁晓夫改革 农业: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把原属国家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大规模的垦荒工作,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 工业:工业和建筑业的领导中心从中央移到地方,由部门管理改为按地区管理,撤消25个中央部113个共和国部 材料二: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 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材料三:赫鲁晓夫经常心血来潮地做出一些决策,许多改革措施未经深思熟虑便草草实施,又草草收场。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材料四: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 提示: 1、象征赫鲁晓夫的改革功过分明。 2、积极: 以农业农业改革为主,突破口正确。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苏联改革之路。 消极: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及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 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材料一: 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苏共调整了某些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苏联国情的正确改革举措,使苏联在世界成了可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工业、科技、军事超级大国。 材料二: ( 勃列日涅夫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文地理10——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ppt
- 人文社会和科学论文之蝴蝶效应滴水兴波 1.doc
- 人文旅游资源一历史遗迹.ppt
-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pptx
- 人是如何学习.ppt
- 人文素养--《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ppt
- 人是能思想苇草.ppt
- 人是能够思想芦苇上课课件.ppt
- 人本质2012.ppt
- 人月神话{精简}.ppt
-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课件一1.1 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共27张PPT).ppt
- 人民版历史13血与火征服与掠夺.ppt
-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教案1.doc
-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七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教学课件.ppt
- 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第3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共29张PPT).ppt
-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外交(共21张PPT).ppt
- 人民版必修1专题9第3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共28张PPT}.ppt
- 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教学课件.ppt
-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共35张PPT}.ppt
- 人民版必修三《第4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7.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