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篇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书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五帝以上有书乎。曰。无书也。无书而实肇书之蕴也。五帝
以下有书乎。曰。多书也。多书而实淆书之传也。夫无
书而肇书之蕴。多书而淆书之传。则作与述之相为终始。不可诬
也。聿稽五帝。首自庖牺。仰观俯察。近取远求。而八
卦以通。昭然为明道开天之祖。嗣后伊芳耆。断耜揉耒。教穑辨
物。而百汇以明。焕然为养生达性之主。厥传公孙。上稽
天象。下究渊泉。中度人事。以人之五行六气。配天地阴阳。以天
地之四时五行。应人部候。洞然为见垣彻微之宗。是
三圣代兴。而三坟之义着。三才之理备矣。然羲皇画卦。而爻辞彖
义。姬文周孔。创始于前。李邵陈朱。阐明于后。而
开物成务。易道遂历千古而不晦。炎帝察材。而金石草木。品上中
下。本经以传。别录图经纲目以着。而补遗增缺。方
书遂行万祀而无敝。独素问一册。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所
详者天人一原之旨。所明者阴阳迭乘之机。所究研者
气运更胜之微。所稽求者性命攻荡之本。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营
运。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阖详尽。几无余蕴。
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言灾病者次之。治法者又次之。盖欲天
下后世。子孙氓庶。勿罹灾眚。咸归生长。圣教不唐
乎大哉。第经义渊微。圣词古简。苟非其人。鲜有通其义者。即如
周之越人。汉之仓公。晋之皇甫谧。唐之王启玄。以
及宋元明诸名家。迭为论疏。莫不言人人殊。而经旨 栝者。或以
一端求之。经言缕析者。或以偏见解之。经词有于彼
见而于此若隐者。或以本文诠释而昧其大原。经文有前未言而今始
及者。或以先说简脱而遗其弘论。是皆余所深悯也。
聪辄忘愚昧。竭力覃思。自庚子五载注仲祖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
书。刊布问世。今复自甲辰五载注释内经素问九卷。以
昼夜之悟思。印黄岐之精义。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悉
所勿存。惟与同学高良共深参究之秘。及门诸弟时任
校正之严。剞劂告成。颜曰集注。盖以集共事参校者什之二三。先
辈议论相符者什之一二。非有弃置也。亦曰前所已言
者。何烦余言。唯未言者。亟言之以俟后学耳。讵敢追康节希彝通
易之秘。隐君齐相搜药之遗。以自附古人也乎。虽然。
人惮启辟。世乐因仍。维诗有云。如彼飞虫。时亦弋获。然则天下
后世之誉我。或于此书。天下后世之毁我。亦或于此
书。余何敢置喙。夫亦以见志之有在。恶容矜慎哉。
\x康熙庚戌花朝武陵张志聪书于西冷怡堂\x
目录卷一
篇名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属性: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首四篇。论
调精神气血。所生之来谓之精。故首论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故次论神。气乃精水中之生阳。故后论气。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
天。 (徇音循长上声按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氏而有天下。都轩辕之丘。以土德王。
故号黄帝。神灵、智能也。徇顺、齐正、敦信、敏达
也。此节记圣德禀性之异。发言之早。方其幼也。能顺而正。及其
长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广制度
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后世。生知之圣人也。后铸鼎于鼎湖山。鼎
成而白日升天。此亦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之真人也。)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
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
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
天师。度、越也。度百岁者。百二十岁也。)岐伯对曰。上古之
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上古。太古也。
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法。取法也。阴阳。天地四时。五行六气
也。和。调也。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盖阴阳者。
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故能取
法以和调。是谓得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
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灵枢决气篇
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饮食有节。养其气也。生气通天论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