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催化脱氢工艺流程催化脱氢.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苯催化脱氢工艺流程催化脱氢.PPT

化学工艺学 Tel:Email: shpf@hhit.edu.cn 第三章 通用反应单元工艺 氧化 氢化和脱氢 电解 氧化概述 氧化反应的分类:九类;三类 氧化反应的特点:强放热,反应途径多样,副产物多 氧化剂及构效关系 氧化反应热的利用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制硫酸 硫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制造化肥 制硫酸的主要原料是硫磺和硫铁矿石 制硫酸主要的污染是SO2排放 工业制硫酸的方法和工艺过程 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四个工序 SO2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制硫酸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工艺过程分析 平衡转化率 反应速率 起始浓度 催化剂:耐高温,高活性 硫铁矿制酸工艺流程 硫黄制酸工艺流程 三废处理 废渣:炼铁,金属回收,制造水泥 废气:硫酸铵洗涤,石灰中和 废水:封闭净化,石灰中和 硫酸生产工业技术进展 富氧技术:膜分离 热管技术:提高换热效率 低温热回收:废热回收率 阳极保护管壳式硫酸冷却器:设备防腐 氨催化氧化制硝酸 硝酸的性质及用途 硝酸的生产方法 稀硝酸的生产:氨氧化法,3个工序,5种工艺 浓硝酸的生产:直硝法有5个步骤 间硝法的脱水剂 超共沸蒸馏 氨的接触氧化原理 氨氧化的化学平衡:随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产物 氨氧化的催化剂及催化机理:P94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工艺条件的选择:温度,压力,接触时间,混和气组成,防爆措施 双加压法制稀硝酸流程 直接法制浓硝酸流程 超共沸法制浓硝酸流程 尾气的处理 催化剂还原法 选择性还原法(NH3还原) 非选择性还原(H2,CH4还原) 溶剂吸收法 纯碱溶液,亚硫酸铵溶液,稀硝酸(加钒盐) 固体吸收法 活性炭,分子筛,硅胶,树脂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的性质及用途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 氯乙醇法:先与次氯酸反应制得氯乙醇,然后与Ca(OH)2 反应脱去HCl后环化 直接氧化法:乙烯经银催化,直接被氧气氧化成环氧乙烷 催化剂及催化机理 反应动力学 工艺条件的选择 温度,空速,压力,原料纯度与配比 氧化法工艺流程 氧化法工艺流程 环氧乙烷的安全生产 环氧乙烷生产过程要严格防火防爆 氧化反应器生产过程的控制:热点温度,影响热点温度的因素,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冷却剂的选择,防止尾烧 混和器生产过程的控制:氧气从喷嘴高速喷出的速度要大大超过含乙烯循环气体的火焰传播速度;防止乙烯其他返回到含氧气体的配管中 环氧乙烷生产中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乙烯回收技术:活性炭吸附,分子筛回收 环氧乙烷回收技术: 用碳酸乙烯酯代替水做环氧乙烷的吸收剂 超临界技术回收环氧乙烷 膜式吸收器等温吸收环氧乙烷 节能技术:加压精馏,废热回收 CO2回收精制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丙烯腈的性质及应用 P127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5种方法 丙烯氨氧化的原理: 副反应多,要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 催化剂:Mo系和Sb系催化剂 反应机理:两步法和一步法 工艺条件的选择 原料的纯度和配比(丙烯与空气、氨水的比例)P134-135 反应温度:对丙烯的转化率、丙烯腈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的活性都有影响 反应压力:P136 接触时间和空速: P137 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腈的精制 丙烯腈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剧毒物质。 将反应生成水应用于工艺过程用水,提高用水的循环比对丙烯腈的工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不同工序产生的废水,采用不同处理方法。P153-155 废气采用催化燃烧法处理 其他重要氧化工艺简介 异丙苯自氧化制苯酚和丙酮 氢化和脱氢 氢化和脱氢的基本形式及其应用 氢化 放热反应,压力要求,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 固定床和流化床工艺 脱氢 结焦副反应,脱氢催化剂,助催化剂 氢气的来源 水电解制氢 副产氢气的回收 由煤制氢 由气态烃及轻油制氢 氮加氢制氨 合成氨的应用 反应原理:反应的逸度仅是温度的函数,与压力无关,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合成氨的压力选择:P180 平衡氨浓度与平衡常数、总压、氢氮比 及惰性气体含量有关 合成氨的催化剂及催化机理 P183 氮加氢制氨的工艺条件的选择 压力:高压有利,但需综合考虑 温度:随压力以及催化剂的活性调节,采用多段激冷并控制加入的冷原料气量,确保操作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线附近 空速 气体组成 入塔气中的氨含量 氮加氢制氨的工艺流程 氮加氢制氨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