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表
建设单位(盖章) 云阳县鑫诚清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 云阳县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 法定代表人 何学翔 联系人 吴树明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 邮政编码 404500 建设依据 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发改投[2013]516号 总 投 资 18500万元 建设地址 云阳县人和街道千峰村(黄苟湾) 环保投资 1003.36万元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 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评证书号 国环评证乙字第3106号 环境影响评价合同号 环评费
用金额 11.0万元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 占地面积 200010.2m2 建筑面积 410 m2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建设项目概况(生产、服务及建设内容、规模) 云阳县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服务范围:云阳县城区,设计规模:400t/d(最大规模)、14.6万t/a,处理工艺:卫生填埋,填埋场使用年限:20年,总征地面积137642.7m2,包括管理区、填埋场区、渗滤液处理区、渗滤液排放输送管道、场外道路等,填埋区库容241万立方米。拟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201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周围环境概况及环境敏感目标 场区属侵蚀剥蚀的丘陵地貌,地势南侧低北侧高,总体为圈椅状地形,东侧、北侧及西侧大部为坡地,地形坡度约10~30°,场地标高370.18~261.96m,相对高差108.22m。拟建场地及附近少量民房、耕地,主要为自然草地、荒地。据现场调查,两侧山体现状稳定,无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特殊保护区域。根据工程拆迁计划,拟建垃圾填埋场周边500m范围内的农户将全部在工程建设前搬迁。因此,工程施工期填埋场范围无环境空气、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运营期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为填埋库区500m~3000m范围内的散居居民,地下水环境。
云阳县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人和街道千峰村(黄苟湾)已建成云阳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旁,目前主要为农用坡地,不属于人和街道城镇规划范围。
污染物可能产生及排放情况、废水受纳水体、主要生态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a.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垃圾场基础施工时由于施工场面大,应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减少地表径流对施工场地的冲刷,工程施工前,作好场区外部雨水导排系统,如设截洪沟,沉砂凼等水保措施,对填埋场、进场公路以及污水排污管道施工中形成的新塑边坡进行护坡等整治,对填方区设挡土墙等处理措施,使其迅速起到保土作用。弃土堆土场在其下游方向设挡土墙,并对边坡进行整治,形成一定坡度的斜坡,在斜坡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干砌片石护坡。后期取土场按填埋场用土情况实行分区取土,在取土区周边做好临时防水沟,减少地表径流对取土场的冲刷,取土后即时植树绿化、设好排水沟等水保措施。垃圾场设拦渣坝,对边坡进行整治,并在渣场顶部覆土,植树等,以有效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
b.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施工期环场道路及坝基施工时,土石方开挖产生少量粉尘和扬尘,由于作业点大都远离居民住宅,且施工周期较短,接合拟建区域周边的实际情况,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选用先进施工机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严禁使用油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2)采取挂网施工:建筑施工场界砌筑高度不低于1.8m的围档,场地内主要施工道路实行硬化或者半硬化;
(3)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再施工现场搅拌;
(4)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转运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
(5)对易产生粉尘及扬尘的作业点采取洒水抑尘或湿式作业;
(6)将水泥及易产生扬尘的建材堆放于临时库房或采取遮盖措施;
(7)对未铺装道路路面进行洒水防尘;
(8)加强对弃土弃渣和物料运输过程的监督管理,使用密闭车辆进行物料运输,并加强车辆的清洗维护(车辆上路前清洗干净),严禁超重或带泥上路;
(9)施工区域使用电和液化气,严禁焚烧垃圾和在现场燃煤;
(10)禁止在施工现场高空抛撒弃渣;
(11)加快施工进度,尽量缩短工期;
(12)指派专人负责现场监督管理。
c.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工程施工期施工机具可引起一定范围内噪声超标,但由于填埋场拟在施工前将周边500m范围内的居民搬迁,不会发生噪声扰民问题,故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较小。
d.施工期废水
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工程位于农村地区,由于工程规模相对较小,施工场面不大,施工人员较少,施工现场设旱厕,粪便污水供农田施肥。施工人员其他生活污水经生化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