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地区贫富差距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兰州市榆中县农村地区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揭示了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农村贫富差距扩大的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扶贫力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
关键词:榆中县;农村;农民收入;贫富差距;对策
在2006年底,榆中县县共有98997户,424021人,其中农村户93756户,计384718人,在这种农村地区随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是得高档区域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之隔或一路之隔却有太多的
穷人。
兰州市榆中县的主要现状:一是贫困面大,兰州市3个贫困带,榆中县就占2个,南北两山贫困带尚有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10.11万人,占榆中县农村人口的26.2%.二是经济总量小,位列全市8县区之后.三是农村基础条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五是传统产业弱化,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六是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七是投融资渠道不宽,各项事业发展受资金制约较大.八是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与产业结构现状不相适应.九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
但同时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有许多的住处,住在那里的都是兰州市主要的白领阶层,私营业主和高级企业主管。该区因坐落于4A级旅游胜地而没有每平方米低于1万元,最便宜的房子总价也要 80 多万元,被称为兰州市或榆中县的富人居住区,但与相邻的高墩营相比,记者(实地考察)了解到,这里有2200多户人家,多人没有工作有一部分的人是靠“低保”过日子。在兰州榆中县夏官营开盘的小区,校园周边楼价每平方米3500元,它卖到5000元,总共167套房,一天之内卖出60%,总销售额超过上百万,业内人士称这种情况在榆中县夏官营房地产市场开阔。另一方面,居住在棚户区和老旧社区的人们,却是连棚屋和老旧房的产权都没有的无房一族,收入得不到保证,仅凭低保过日子。在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三四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甚至没有洗手间,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农民普遍。张大叔说:对我来说,买房就别提了,我们即使卖血,也买不起5000块钱一平方米的房子!”
农村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显著: 从 2004 年开始,以税费改革为突破口的各项涉农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央连续下发 3个一号文件,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减减轻农民负担,采取一系列扶植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民增收一改之前的低迷状态,出现重大的转机,2007 年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83元,增速创新高,直至08年(2392元)、09年(2579元)年增加的势头不减分别比上一年增加14.8%、12.5%,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的原因,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将日渐的扩大。10年榆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686元,而年人均收入较低的困难农民却有10.11万人。
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将榆中县经济发展定位为: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和工业强县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按照调优粮经,提升林果,发展蔬菜,扩大畜牧,培育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10年,粮经饲比例由5.5 :3.4 :1.1调整到4.5 :4 :1.5.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3亿公斤;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达到66605万公斤;洋芋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总产量达到7812万公斤;花卉栽培面积达到1万亩;奶牛存栏由4800头增加到1万头;舍饲养羊由7万只增加到20万只;肉役兼用型牲畜养殖逐步发展.全县种养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12%.
培育农业特色经济.以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建成蔬菜,百合,马铃薯,中药饮片,农产品综合加工5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百合母籽繁育,马铃薯母籽繁育,蔬菜制种,绿色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肉用种羊,优良奶牛繁育2大种畜繁育基地.川区以扩大蔬菜,果品,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打好时间差和特色牌,培育壮大高原夏菜品牌,建立完善公司+农户+科技的奶牛养殖基地;北山要在不断扩大洋芋,百合,药材种植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发展以舍饲养羊和肉役兼用牲畜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南部山区要扩大药材,百合和冷凉型蔬菜种植面积,着力培育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精品名牌,到2010年,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要达到43万亩,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品牌5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