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史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记与史学》课件

《史记》与史学 一 《史记》的著作特点 1 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 2 五体合一综合性的纪传体史书 4 充满信史的求实精神 5 详近略远 反映时代 6 文史并重 3 内容广泛 时空宽广 二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1 宗旨;“网罗天下防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 2 关注人谋,以人为中心 3 重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4 关注下层人民群众 三 《史记》在史学史的地位 1 开创了我国封建时代史学的新时代 2 保留了先秦时期诸子独立思考的作风 3 纪传体体例成为封建正史的范例 4 弘扬了正视现实 、据事直书的治史精神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制之实录”-班固 “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刘知几 第二节  二十六史的成就 一 二十六史的形成 唐以前 三史: 《史记》《汉书》《东汉观纪》 唐初 三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 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唐代 : 十五史: 《晋书》《梁书》《陈书》 《北齐书》《周书》《隋书》 宋代: 十七史:《新唐书》《新五代史》 明朝 : 二十一史: 《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清代: 二十四史; 《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 民国: 二十六史 《新元史》《清史稿》 二、二十六史的成就 1 史料价值   2 认识价值   3 思想价值 4 文化传承价值 鸿门宴图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综述 一 史官制度和修史制度 5 方志体 学案体 史考类 史评类 图表类 笔记类 二 体裁多样 内容宏富的古代史籍 1 编年体 2 纪传体 3 纪事本末体 4 典志体 司马光 5  史文并重 三 优良的史学传统 1 以史为鉴 2  秉笔直书 3  爱国忧民 4  博观约取 走马楼孙吴简牍(图)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史德:仗气直书,不避强御 忠贞报国,忧国忧民 搜集史料:宁失于繁,勿失于略 编撰成书:删削冗长,举撮机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沉重的历史背后,是 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沧桑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