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四讲_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第四讲_5

换热表面粗糙法 在管子表面涂上一层氧化层 采用带环向凸出物的横纹管 管壁上绕上细金属丝 管壁上开槽 流体旋转法 采用螺纹管、在管内插入纽带等,使流体作旋转流动。 换热表面扩展法 采用各种形状的肋片管。 换热表面特殊处理法 将换热表面经特殊处理,加工成表面多孔管,使换热表面具有大量稳定的汽化核心,可大大强化沸腾传热过程。 采用新型高效的换能设备 -------结构紧凑、高效 螺旋板式 板式 板翅式 第五章 传热 * 幻灯片5目录 §4.7 间壁式换热器 §4.7.1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4.7.2其它类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4.7.3传热过程的强化 §4.7 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 §4.7.1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一、构造 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传统的、应用最广泛的热交换设备。由于它结构坚固,且能选用多种材料制造,故适应性极强,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得到普遍应用。 §4.7.1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一、构造 温差在50℃以上时,要考虑温度补偿问题 §4.7.1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温度补偿问题: 温度补偿问题: 换热器两端管板和壳体是连为一体的。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小、管外物料比较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 当壳体和管子之间的温差较大(60~70℃ )且壳体承受压力不太高时,可采用补偿圈(又称膨胀节)。 补偿圈补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温度补偿问题: 浮头补偿------浮头式换热器 U型管补偿------U型管式换热器 一端管板用法兰与壳体连接固定,另一端在壳体中自由伸缩,整个管束可以由壳体中拆卸出来。 适用于壳体与管束间温差大且需经常进行管内外清洗的场合。 用于壳体与管子间温差大的场合,但管内清洗比较困难。 二、选用、设计原则 §4.7.1 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冷却剂或加热剂的选定: 冷、热流体的走向: §4.7.2其它类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 管式:列管式、套管式、盘管式、喷淋式 板式:螺旋板、板式、板翅式 夹套式: 热管: 螺旋板换热器: ▲传热效率高   传热效率为列管式换热器的1~3倍 ▲阻力小   以较低的压力损失,处理大容量蒸气或气体;有自清刷能力,因其介质呈螺旋形流动,污垢不易沉积;清洗容易,可用蒸气或碱液冲洗,简单易行,适合安装清洗装置;介质走单通道,允许流速比其它换热器高。 §4.7.2其它类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板式:螺旋板、板式、板翅式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波纹金属板组成,板上有孔,供传热的两种流体通过。金属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有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内,并用夹紧螺栓夹紧。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已越来越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并且有逐步取代其它类型之趋势. §4.7.2其它类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板翅式: 夹套式: §4.7.2其它类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传热过程的强化 强化传热目的: 用较少的传热面积或较小的设备完成同样的传热任务(设计),或力求使换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尽可能地大。 1、提高?tm-----操作中采用此法不经济,工业上还要设法降低?tm;但设计中: (1)采用逆流流动 (2)尽量采用高温加热剂或低温冷却剂。 2、增大A----设计时可以,操作时不易改变 采用新型高效的换能设备:例如,一般管壳式换热器每1m3体积的传热面积约为150m2左右,而板式换热器可达1500m2左右,板翅式高达5000 m2左右。 传热过程的强化 3、提高K 要设法减小热阻较大项,才能有效地提高K值。 传热过程的强化 传热过程的强化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