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黄酸的药理作用机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黄酸的药理作用机理

大黄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摘 要:大黄酸( Rhein,4、5- dihydroxyanthraquinone.简称RH) 属单蒽核类1,8一二羟基蒽醌衍生物,是从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传统中药分离提纯出的有效成分。RH的结构式,RH含有二个羟基和一个羧基,极性较强,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大黄酸( RH) 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主要分布于琴科植物中,是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保肝和抗肝脏纤维化、防治糖尿病肾病( DN)、抗肿瘤等作用。鉴于其较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临床药用价值,该文将对RH药理学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黄酸; 药理学; 研究进展 大黄酸为咖啡色针晶,升华后为黄色针晶。熔点:321-322oC,溶解度: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氨仿、乙醚和石油醚。2-8°C,避光保存。大黄酸( Rhein,4、5-dihydroxyanthraquinone.简称RH) 属单蒽核类1,8一二羟基蒽醌衍生物,是从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传统中药分离提纯出的有效成分。RH的结构式,RH含有二个羟基和一个羧基,极性较强,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1)。近年来发现RH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有很大的潜在的临床药用价值,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RH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如下: 1 RH的药理作用 1.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 R H能抑制许多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近年来众多学者认为RH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和能量代谢。 1.11 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增殖动力学 Kuo 等(2)证实, RH有抑制肝母细胞瘤G2(HepG2) 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作用,阻滞G1期细胞分裂。ELISA实验显示,RH显著增加P53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RH诱导凋亡时,CD95 和它的两个配基mCD95L和sCD95L增加,因此,CD95/CD95L凋亡系统共同参与 RH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徐丽敏等(3,4)于24h、48h、72h观察到RH都能抑制colo-16细胞株的增殖。RH抑制cychn调节亚基在G1期末与催化亚基结合, 使 p34cdc2蛋白酶不显活性,不能对S期启动因子的正调控,抑制G1向S期转变;且在给药后,亚二倍体细胞和片段化DNA增高,呈现细胞凋亡早期变化特点。Van等(5)通过荧光观察和诱凋亡导研究,指出RH本身有细胞毒性外,还能作为底物和AP-1 结合,能增加结肠表皮细胞对细胞毒剂的敏感性,不插入DNA就可诱导细胞凋亡。 1.12 影响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Miccadei等(6)发现,当谷氨酸盐作为 R H作用底物时,RH能使鼠肝脏细胞线粒体外的磷酸化电位显著减低,并认为电位降低主要是RH抑制了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使磷酸化率降低。RH在呼吸链中有抑制呼吸作用,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上能刺激复合体Ⅳ。经选择呼吸链的特定部分研究,证实RH不抑制电子流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辅酶 Q-细胞色素 b-细胞色素c1电子同路,但抑制电子传输和ADP-驱动H+摄入,进而影响氧化磷酸化,在琥珀酸和辅酶 Q间也抑制琥珀酸氧化( 可能是抑制了琥珀酸脱氢酶辅酶);且当琥珀酸减少而抑制细胞色素 b时,RH能在线粒体内底物或谷氨酸盐 +苹果酸盐上诱导NAD(P) H氧化,因此,RH通过抑制脱氢酶辅酶而抑制鼠肝脏线粒体电子传递,特别是电子传递链处于氧化状态或线粒体内膜基质处于凝缩状态(7)。Lin等(8)报道RH通过活化天氡氨酸蛋白酶促进多聚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和DNA裂解,进而诱导HL-60(凋亡,给100mmolRH,6h后就能观察到凋亡细胞,显示RH通过降低线粒体的膜电位), 促进细胞色素C 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中,并促进Bid蛋白裂解,引起线粒体死 亡,导致细胞凋亡。Iosi等(9)用50mmol RH作用于 A431上皮细胞,8 h 和24 h后可观察到显著的细胞形态受损变化。认为细胞表面和线粒体可能是RH的作用靶点;另外,电子磁性共振仪(EPR)显示细胞膜是RH损伤的直接靶点,胞质内小叶下的细胞结构(微丝系统)也发生了重排;因此,RH可能选择性地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继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和结构。 Delpino(10)证实,RH使神经胶质瘤细胞蛋白合成显著减少,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不改变蛋白合成模式。RH影响细胞呼吸和糖酵解,导致蛋白合成相应减少,RH作为生物调节剂降低了细胞的生存率。实验显示RH作用于神经胶质瘤 细胞4h后,细胞数没有明显减少,作24h和48h后,则显著减少,可能是药物没有干扰细胞的复制过程,而是选择性地影响了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11)。RH能抑制神经胶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