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设计-第六章_组装.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结构建设计-第六章_组装

第六章 組裝 6.1 冷軋型鋼構造之組構冷軋型鋼構造依牆體之內框組架與覆面板材之施工順序與預組化程度等差異,組構系統可分為構架式、框組版式及單元箱式與複合式等。 解說: 依組構分為構架式、框組版式、單元箱式與複合式(mixed construction),其中構架式構法又依其節點抗彎形式分為剛接、半剛接與鉸接;框組版式構法的結構牆構造多以較小間距框架立柱與覆面板材來構成並形成類似承重牆,以抵抗垂直與水平載重;單元箱式的組構方式與上述框組版式的差異在於其預組化程度較高,但組構系統仍為框組版式構法的應用。 框組版式組構其優點為: 水平管線容易埋設在牆體內。 支架體若預組成框架,現場組立作業快速。 構材事先鍍鋅,防鏽效果好且成本較低。 但其缺點則為: 耐震能力仰賴牆體,空間配置與外牆開口受限制,彈性變動較少。 支架體接合點數量極多,接合耗時。 構件間接合細部較複雜。 6.1.1 冷軋型鋼構造之結構體組裝 結構體部位可分為基礎、樓板、牆體、屋架、內部裝修板等部位。無論構造系統是構架式或框組版式之架構,結構牆體應屬框組式,其組立與安裝,均強調水平與直立、同軸構架框組構材的對齊、承壓的牆寬強度等項目的要求。 解說: 框組構材須水平與直立(plumbness)之組立要求,例如牆立柱應為直立安裝,同樣的牆構架上下緣框構材亦需水平安裝。除非另行設計且審核認可。 同軸構架框組構材的對齊指結構牆立柱、樓板格柵梁、屋桁架下弦桿件、必須互相垂直對齊成一直線,使構材與其下方支撐構材之中心線(寬度中間)對齊,其偏心距離不得超過19 mm。如圖6.1-1所示。 承壓寬度指樓地板格柵梁或屋頂桁架下方之牆體構架組立後須提供足夠承壓寬度,其端點承壓寬度至少不低於38 mm或經由設計許可或相關規定處理承壓。 圖6.1-1 同軸構架框組構材之最大容許偏心距離 6.2 牆體之組構 組構成框組版式構造之牆體為結構牆。牆體之功能可承受垂直載重或承受水平載重力或兩者兼具。牆體由(1)框組架(主框架)、(2)覆材層與(3)表面層組裝而成。 解說: 牆體之構成由(1)框組架(主框架)、(2)覆材層與(3)表面層組構而成。牆體之功能除支承其自身結構重量外,並須能抵抗垂直載重、風力、地震力及積雪等水平外力與載重。 在應用型態上,主框架可採(1)骨架面板鎖定式、(2)骨架面板吊掛式、(3)骨架粉光式、(4)灌漿式及(5)疊砌式。覆材層可採(1)覆面板材、(2)鋼承板、(3)預鑄板(ALC板)、(4)半預鑄板(網材併粉刷)、(4)RC灌漿及(5)一般砌體。表面層之裝修部分涉及性能成本及主觀性。 型鋼構建築之牆體依結構性能、隔熱性能、隔音性能與防火性能等,各廠商有其不同之設計圖6.2-1為日本廠商對防火時效1小時之壁體設計例 圖6.2-1 防火時效1小時之壁體設計例 6.2.1 牆體之工地組裝 對於框組版式牆體(結構牆)之施作工法以框組版式為主,以下針對結構牆體之組立說明: 同軸構架指垂直承載之結構牆之立柱(垂直構材)均須垂直位於樓板水平格柵梁、屋頂桁架或斜屋頂桁架之下弦椽條下方成一直線,其中心線偏心距離不超過19 mm。結構牆體,則上承樓板格柵梁或屋頂桁架,下接基礎牆或與框組樓板垂直連接。 牆體構材之立柱(或翼板)間隔應提供足夠的側支撐(或斜撐),可以用結構性覆面板材或水平金屬繫條組構而成支撐。 牆體單元為整體構架之外圍結構牆時,須佈設對角連接之金屬繫條或結構性覆面板材。 牆體開口部上緣設置框梁。所有外牆開口或室內結構牆開口都應於開口上緣設置框梁,以利於上部載重均傳遞。 有關牆角隅結構補強施作,可於角隅處以立柱補強或立柱上下端固定水平框組構材作角隅補強或結構性覆面板材共構補強之。 除非另行設計且審核認可禁止冷軋型鋼牆構材與它類結構構材續接。冷軋型鋼牆體構材之續接應依照C型鋼標準續接。 於強風區,防止風升力(上揚力)之接合細部設計須連接牆體結構之立柱或開口旁加強立柱,使與樓板水平框組構材(如C型鋼)接合或逕接合基礎。 解說: 框組牆體為鋼構建築主要之結構承載構件,如圖6.2-2所示。 圖6.2-2 構架式結構牆之構造 牆體之立柱間隔應提供足夠的側向支撐,舉例如下: 結構性覆面板材應位於結構牆兩側,如圖6.2-3所示安裝,但牆立柱間距不得超過牆體結構性覆面板材的跨距能力(span capacity)。 水平金屬繫條應繫於牆立柱(垂直構材或翼板)兩側,若牆高度低於2.4 m,應於1/2牆高處安裝;牆高度介於2.43.0 m時,應於牆高每隔1/3處安裝。水平金屬繫條規格應至少為38 mm寬x 0.84 mm厚。(如圖6.2-4所示安裝)。 併同結構性覆面板材與水平金屬繫條使用,如圖6.2-5所示安裝。 圖6.2-3 使用結構性外覆(面板)材的立柱側向支撐 圖6.2-4 使用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