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个雷电预警系统的应用和对比.pdf
第41卷第5期 气 象科 技 Vol。41,NO。5
2013年10月 0ct.2013
METEOROLOGICAI。SCIENCEANDTECHNOLOGY
两个雷电预警系统的应用和对比
靳小兵 李一丁 I-俊伟
(四JII省/成都市防雷中心,成都610072)
摘要 四川省防雷中心自主研发了多因子融合雷电短临预警系统,并投入业务试运行。协助中国气象科学院研制
开发了CAMS—LNWS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并进行本地化处理和业务试用。对两个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应用
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较强的雷电预警能力,对19次雷电天气过程预警的TS评分,平
均超过0.75。在实际应用中发现:CAMS—LNWS系统对未来新生雷电活动有更强的预警能力,而多因子融合短临
预警系统则对已经出现雷电的移动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更好的预警效果,两者之间的结合应用为四川省雷电短
临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雷电 临近预警效果检验
省雷电短临预警业务的指导产品,在支撑雷电短临
引言
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越
1 多因子融合雷电短临预警系统
来越重,雷电天气的短临预警已成为气象和相关部
门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开展了较广泛的研究u一1I, 本系统选取:雷达反射率因子R、1h降水量
(OHP)、3
并建立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如Hondl等[30分析雷 h降水量(THP)作为雷电预警的相关因
电天气过程中雷达回波的变化发现,在冻结层附近 子,用风暴跟踪信息(STI)对雷电单体进行识别,并
首先探测到lOdBz回波可以作为雷暴初生特征。 对未来o~1h风暴的移动趋势进行推算,同时利用
张义军、孟青等口’71对雷电预警方法开展了一系列 闪电监测资料作为实时验证,建立了空间分辨率为
研究,并建立了雷电短临预警系统。这些工作都极 500m×500
rn,时效为1h的雷电预警模型(图1)。
大地推动了雷电短临预警业务的发展,但雷电天气
,_反射率产品I
受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明显,各地需要加强对本地
浏霉麓张K匝匣I口
雷电和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对一些预警方法和系 {、J垦墨堕皇主曼l
统进行本地化检验,才能在雷电短临预警方面取得
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本地区雷电与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研
究,我们自主研发了多因子融合雷电短临预警系统,
并投入业务试运行。另外,协助中国气象科学院研
制开发了CAMS—LNWS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并进
行本地化处理和业务试用。本文对两个雷电短临预
警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
析。目前,这两个系统提供的预警产品已成为四川 图1 雷电短临预警方法示意图
http://www.qxkj.net.cn气象科技
中国气象局“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项目“雷电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四川省雷电潜势预报业务系统”(川气
应0819)、“成都市雷电预警预报方法研究”(川I气2007—11)资助
作者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