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现状与展望(胡翔).pdf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现状与展望(胡翔).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现状与展望(胡翔)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 现状与展望 胡 翔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011-3-29 主 要 内 容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现状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展望 一、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1.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近年我国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一、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2. 我国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且易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且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一、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3. 我国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化工行业 冶金行业 炼焦行业 染料行业 制药行业 农药行业等 一、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4. 我国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导致糖尿病、新生儿缺陷、男性雌性化和女性雄性化 扰乱生物体自身激素的正常作用,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 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神经行为和发育紊乱 一、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5. 典型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抗生素、杀虫剂、洗涤剂、农药 卤代有机物 多环芳烃、致癌物苯并芘等 二、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现状 存在的问题 难以直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 采用物化处理技术存在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难以实现对这类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二、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现状 处理现状 • 一般需要采用集成处理工艺系统 • 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组合工艺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废水进行 处理,即先采用物化法预处理,再采用厌氧及好氧生物处 理工艺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实现达标排放, 再结合吸附、 膜分离等深度处理工艺,实现污水的回用 • 部分废水处理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 • 由于冲击负荷大,处理后水质难以稳定实现达标排放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可采用的技术 • 吸附技术 • 电化学技术 • 高级氧化技术 • 多种技术的集成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吸附技术 主要用于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及低浓度废水处理 • 新型树脂 • 新型吸附材料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电化学技术 • 微电解技术 • 电化学氧化与还原—共存离子的影响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超临界水氧化法 • 超临界状态--647.3K和22 MPa • 高度选择性、可压缩性和强溶解力的特性 • 很短的时间内,99%以上的有机物能被迅速氧化成水、二 氧化碳等小分子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高级氧化技术 分类 • TiO /UV 2 • O /UV 3 • O /H O 3 2 2 • O /H O / UV 3 2 2 • Fenton法等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高级氧化技术-Fenton法 主要影响因素 • H O 的投加量 2 2 • H O /Fe2+ 的摩尔比 2 2 • pH • 处理对象的性质等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预处理技术的强化 多种技术的集成 • 微波协同 • 超声协同 • 光电协同等 三、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发展 生物处理技术的强化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