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基于区域朋友关系的机会路由算法-计算机科学
第 44 卷第3 期 计算机科学 Vo1. 44 NO.3
COMPUTER SCIENCE 岛1ar.2017
2017 年 3 月
一种基于区域朋友关系的机会路由算法
郭东岳1 , 2 刘林峰1 , 2 , 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 210023)1 (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3)2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1189)3
摘 要 基于社会的机会网络中,节点趋向于和自己关系亲密的节点进行接触,因此可以通过评价节点之间的亲密程
度来帮助预测节点之间的接触概率。由于节点亲密性的时间相关性和区域相关性,利用节点的历史接触信息构造节
点亲密程度的评价模型时,考虑节点接触区域和节点接触时间对亲密程度的影响,从而得到节点在相应区域的亲密节
点 区域朋友C Regional F riends ,RF) 。最后结合节点当前位置和区域朋友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朋友关系的机会
路由算法COpportunistic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Regional Friendship , ORRF) 。实验数据表明,在节点分布密度以
及数据可容忍时延变化的网络环境下,该算法得到较高的数据送达率和较低的转发能耗。
关键词 机会网络,亲密程度,区域朋友,机会路由
中图法分类号 TP393.1 文献标识码 A 001 10. 11896/j. iss几 1002-137)立 2017.03.023
Opportunistic Routing Algorithm ßased on Regional Friendship
1 1
GUO Dong-yue ,2 LIU Lin-feng ,2,3
(School of Compu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1
(Jiangsu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Key Laboratory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anjing 21000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211189 ,China) 3
Abstract In the opportunistic networks ,especially the mobile social networks ,the nodes tend to maintain contacts with
their closer neighbors , which helps to predict the contacting probabilities among nodes through evaluating the node
closeness degrees. Due to node closeness relating with both the time and the located regions , when constructing the
closeness evaluation model e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