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中原文化的跨区域辐射.doc
简论中原文化的跨区域辐射
中原文化的跨区域辐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原文化的跨区域辐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永州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唐宋时期中原文化在南方的拓展,体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辐射。由于早期中原士大夫的开拓、潇湘水道在南北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原文化认同的感召力等理由,使得地处西南文化落后的永州地区和中原地区产生了丰富的人文关联。永州地区成为中原文人南北迁徙中的必经之地。大量摩崖石刻随着中原文人的到来而陆续产生,代表中原文化的石刻群在永州潇湘水道上形成,经历了文化飞地、文化地标、文化记忆三个过程,并最终升华为中原文人群体的集体记忆,这正是永州石刻所折射出的中原文化跨区域辐射的软实力。
关键词:中原文化;永州石刻;中原文人群体;集体记忆;文化辐射
1003—0751(2013)07—0095—05
引言:值得关注的永州石刻现象
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唐代隶江南西道,分为永州、道州,宋代隶荆湖南路,也分为永州、道州,明清时合并为永州府。永州全境自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碑碣留存极多。永州石刻群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集合,其产生有深厚的文化渊源。石刻群的产生不仅仅构成文化遗址,更保存了凿刻者的文化精神。永州石刻群逐渐产生、壮大的文化过程,正是唐宋以来代表中原文化的文人群体持续对该地区进行文化影响的过程,也是中原文化跨区域辐射的典型。
唐宋之前,永州地区零星的碑刻没有形成规模。永州石刻群的产生,是从唐宋时期开始的。唐宋时期,整个永州地区相对中原地区而言,是人口稀少、尚未开化的落后地区,一直是京官朝臣的贬谪外放之地。柳宗元称“荆楚之阳,厥服惟荒”①、“人多疾殃,炎暑熇蒸,其下卑湿……诊视无所问,药石无所求,祷祠无所实”②,宋代汪藻称自己“以语言得罪,斥居南荒三千里潇水之上”③,《方舆胜览》卷二十五言道州“郡临潇水居多蛮徼之民……地近岭隅渐有炎荒之象”④。及至明代,永州地区依然文教落后,文徵明《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顾公墓志铭》言:“(公)徙全(州),全即古零陵郡,越在岭峤,僻远荒陋,公不鄙夷其民,而翊以文教道化更革。”⑤为何在唐宋时代尚属蛮荒的永州地区,产生了数量极为可观的摩崖石刻群?永州石刻群密度集中,凿刻时间一直由唐宋延续至明清,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关注。
永州石刻群从滥觞到蔚为大观,有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中原文人中的先驱拓荒者把中原文化嵌入这一区域,使永州山水具有汉族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和文化情怀,可以说是具有史诗般的凿空作用。第二,潇湘水道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线路,而中原王朝普遍施行的对政治文人的“贬谪政策”,使得中原文人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不断持续、往返航行在这样相对蛮荒的山水间。第三,摩崖石刻群成为旅行者必至的文化名胜,来来往往的文人士子选择山川胜概之地刻写下自己旅行的印记,使得后人不断地观赏追摹、赋诗题名。这三个阶段背后是三次重大的文化飞跃,即文化飞地、文化地标、文化记忆。我们今天以再现的视角来观照永州石刻群,可以从中解读出历史上千百万中原旅人的集体记忆,这也是永州石刻“活化石”般的人文价值。
一、文化飞地:荒远山川的文化嵌入
中原文明传说最早到达这一地区的是舜帝。当九嶷、苍梧与舜帝南巡的传说联系起来的时候,一个文化人类学作用上的“飞地”就产生了。与永州地区其他的地理名称相比,“九嶷山”成功实现了一个文化符号的远程“空投”——标示着中原文化对这一区域最久远的嵌入式覆盖。诚然,永州地区自战国时期就得到了楚国的开发,秦时属长沙郡,汉代设零陵郡。但在唐宋之前,中原文化很少和这一区域发生实质性的关联,中原汉族人对于这一地区的认识,长期停留在舜与二妃的传说中。
唐代永州地区文化资源的创造者,以中原的汉族人为最主要组成部分。《太平寰宇记》卷116道州无人物记载,永州记载人物为黄盖、蒋琬、臧荣绪、怀素。唐代永州地区为宋人记述的就只有怀素1人。可以说,对永州地区作出文化贡献的本地人远远少于外来者。
当河南元结以地方官的身份来到道州时,他以汉族士大夫徜徉山水的情志首次对永州地区奇异的自然界施加了直接的影响,赋予了这片喀斯特地貌山川浓重的中原人文精神。他命名了祁阳浯溪、零陵朝阳岩、江华华阳岩,分别作诗撰文、勒石作铭。浯溪成为他摩崖刻铭最集中的地方,各金石资料记载的元结12方碑刻中有5方刻于此。⑥最著名的《大唐中兴颂》,由元结文、颜真卿笔,自其产生之后不久就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飞地。《大唐中兴颂》表达了汉族士大夫“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天下胸怀和国家兴叹,是文人自觉地将中中原文化的跨区域辐射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原王朝的历史记忆嵌入相对荒蛮的西南边陲。可见,元结对永州地区的文化嵌入,不仅仅是汉族士大夫的山水情志,更重要的是儒家春秋历史观的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