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接触机会:
使用风动工具的作业:铆钉、清砂、锻压、凿岩、造型、捣固。钻探、割锯等,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铆钉机风锤电钻锻锤电锯捣固机等。
研磨作业:研磨、抛光、铣镟等,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砂轮机、抛光机、铣床、镟床等。
从事交通运输的工作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摩托车等。
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收割机脱粒机拖拉机等。
在以上作业中,劳动者接触振动的方式,有时以局部受振为主,如使用风动工具或研磨工具;有的以全身受振为主,如驾驶交通运输车辆,除转动的马达振动外,还受车辆或船舶在运行中的颠簸作用。
机体接受振动后,振动波在组织内的传播,由于各组织的结构不同,传导的程度也不同,其大小顺序依次为骨、结缔组织、软骨、肌肉、腺组织和脑组织。40Hz以上的振动波的波能为组织吸收,不易向远处传播,而低频率振动波在体内传播得较远。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作用:
神经系统 以末梢(上肢)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感觉迟钝,痛觉及振动觉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反应潜伏期延长。中枢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脑电图有改变;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血压不稳。
心血管系统 40Hz以上的振动可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血管痉挛和变形,指血流图有异常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手部皮温降低、白指。心电图检查出现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和T波异常改变。
骨骼肌肉系统 表现肌无力、肌疼痛及肌萎缩。肌电图有异常改变,出现正锐波及纤颤波。40Hz以上大振幅冲击性振动易引起骨关节的病损,可见骨皮质增生、囊样变、空泡和骨岛的形成,也可呈现脱钙、骨质疏松、骨关节变形及无菌性坏死等变化。
听觉器官 振动与噪声多为同一发生源,振动与噪声结合同时作用于人体,可加重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振动引起听力损失的特点表现为低频率段听力下降,耳蜗顶部受损。
免疫系统 调查发现接振工人血清中球蛋白(包括结合珠蛋白 haptoglo-bin)及IgM增高。
其他如胃肠功能妇女月经生理及生殖功能等也可受影响出现一些异常改变。
局部接触强烈振动主要是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为主,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由于工作状态的不同,振动可以传给一侧或双侧手臂,有的可传到肩部。研究发现,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可以引起手臂的血管、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类型的病损。40~300Hz的振动主要导致以末梢血管痉挛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症状(雷诺氏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
全身振动对机体的作用
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车辆船舶重型振动机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下肢、腰、臀部)将振动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反应的振动。多为低频率2~20Hz大幅度的振动。全身受振动的共振频率为3~14Hz,在该各条件下全身受振动作用最强。振动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主诉脚腿痛、下肢疲劳及感觉异常。检查足背动脉减弱,脚部皮温降低。由于前庭和内脏受振动刺激后的反射作用,可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头昏、眩晕、呼吸浅表、脉频和血压降低等现象。眩晕症中的晕车晕船即属全身振动性疾病。
作用机理 雷诺氏综合征是局部振动引起病损的主要征象之一,其发生机理有以下几种论点:①由于肢端血管痉挛造成局部缺血,导致血管营养障碍。初期为功能性改变恢复,长期作用下小动脉血管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管腔狭窄,遇冷出现白指。②在振动作用下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改变肢端皮肤及深部血管的紧张度。③由于雷诺氏综合征不仅见于振动作业工人,也常见于胶原病硬皮病自身免疫性贫血及类风湿病的患者。研究发现接振工人及振动病患者球蛋白、结合珠蛋白及IgG、IgM均有增高趋势,认为振动可能促进体内免疫反应,形成自身抗原,导致局部缺血。但确切的机理仍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影响振动作用的因素
振动的频率、振幅和加速度是振动作用于人体的主要因素,寒冷是振动引起机体不良反应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接振时间及接触时间及接振方式也很重要。
频率 在振动的致病过程中,振动频率有重要作用。低频率(20Hz以下)、大振幅的振动当全身受振时主要作用于前庭及内脏器官,局部受振时主要作用于肌肉骨关节系统。高频率振动无论振幅大小长期作用都会产生有害影响,30~300Hz的振动损伤作用明显,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振动病。
加速度 振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振动病症状的发生频率有密切关系,调查资料表明加速度越大振动病症状的检出率越高。
接振时间 接振时间越长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越大,根据Steward等报道调查了1021名使用振动工具的男工,其白指发生率0~1年为11.8%;,2~4年(33.6%);5~9年(51.5%);10~19年(58.6%)20年以上(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