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类生物质成型热黏塑性本构模型构建-IngentaConnect.PDF

秸秆类生物质成型热黏塑性本构模型构建-IngentaConnect.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秸秆类生物质成型热黏塑性本构模型构建-IngentaConnect

第 31 卷 第 8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8 2015 年 4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pr. 2015 221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秸秆类生物质成型热黏塑性本构模型构建 1 1 2※ 孙启新 ,陈书法 ,董玉平 (1. 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连云港 222005 ; 2. 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济南 250061 ) 摘 要:针对生物质颗粒生产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该文从生物质组成角度,特别是木质素特性出发探讨其成型机理。 秸秆成型过程由于内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大量热量,温度的上升会造成木质素的软化,木质素的这一变化为纤维颗粒的团 聚提供了黏结力。温度和木质素特性对生物质塑性成型性能产生巨大影响,是热黏塑变形过程。为研究生物质内部特性 对塑性成型过程的影响,运用内时理论,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秸秆类生物质压缩成型 内时本构方程。借助黏土流动理论,推导定义生物质黏塑性强化函数和核函数,运用数值分析和试验得出本构方程的系 数。与试验数据相比较,基于内时理论的热黏塑性本构模型较好的模拟了生物质塑性流变过程。结果显示,向秸秆中添 加 20% 的木质素,可有效提高其塑性流动性能,降低其在相同应变下的应力以及生产能耗;当成型温度在 100~115℃之 2 3 -1 间,应变率在 1×10 ~1×10 s 之间,对于木质素质量分数分别为 29% 的玉米秸秆、33.5%的小麦秸秆和 34.3%的水稻秸 秆的固化成型性能最好。 关键词:生物质;木质素;秸秆;热黏塑性;内时理论;本构模型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08.032 中图分类号:TK6 ;TH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08-0221-06 孙启新,陈书法,董玉平. 秸秆类生物质成型热黏塑性本构模型构建[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221-226. Sun Qixin, Chen Shufa, Dong Yuping. Establishment of thermo 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traw biomass briquetting[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8): 221 -2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应力松弛试验,以线性黏弹性理论中的经典伯格斯模型 0 引 言 为基础,建立了卷压过程中碎玉米秸秆的流变本构方程, 生物质颗粒成型是解决其收集、运输和储藏这一难 并用残数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 题的关键技术之一[1-2] 。目前生物质成型的主要方法有活 这些研究大都以经典弹塑性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 塞冲压式、螺旋挤压式、环模挤压式和平模碾压式,这 或依靠试验建立压力和变形数学模型。经典弹塑性理论 些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 是以金属材料为基础的研究成果,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