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pdf
第21 卷第4 期 大 连 水 产 学 院 学 报 VoI. 21 No. 4
2 0 0 6 年1 2 月 JOU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Dec . 2 0 0 6
文章编号:1000 - 9957 (2006 )04 - 0331 - 05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马旭 洲, 王 武, 甘 炼, 袁 琰, 张 文 博
(上海水产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0 )
摘要:在流水水族箱中 (水温22. 5 ~ 28. 5C )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uachelli 仔稚鱼的生长进行了
研究,并对其发育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该鱼的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和稚鱼3 个时期,分
别历时4 、6 和22 c ;仔鱼期其头部和体高的发育较体长快;各鳍的发育顺序为胸鳍、尾鳍、背鳍、
臀鳍和腹鳍,发育完全历时10 c ;仔稚鱼体长和体重的生长趋势基本相同,仔鱼期生长速度较快,稚
鱼期趋缓。用不同生长方程对瓦氏黄颡鱼仔稚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拟合,以抛物线方程拟合效果
为最佳,即WL = 0. 7572 L2 - 6. 8860L + 5. 1877 。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仔鱼;稚鱼;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962 文献标识码:A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uachelli 在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1 - 2 ],广泛分布于长江干流及
其附属水体。近年来,由于酷捕滥渔和天然水域水质的严重污染,瓦氏黄颡鱼的自然资源量锐减,在
长江干流及其附属水体中绝大部分已绝迹,只在个别水体偶有分布。随着土著经济鱼类养殖的发展,
许多单位相继对瓦氏黄颡鱼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3 - 10 ],但关于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
长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于2004 年5 ~ 6 月在安徽省淮南市窑河渔场对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的
生长进行了研究,对其发育进行了简单的分期和描述,旨在为恢复和开发该鱼资源提供参考。
! 材料与方法
!# ! 材料
用于人工繁殖的瓦氏黄颡鱼亲鱼是从池塘培育两年的野生瓦氏黄颡鱼 (捕自淮河淮南硖山口江
段)中挑选的。2004 年5 月24 日18 :00 对黄颡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25 日8 :00 进行人工授精,27 日
1:00 孵出仔鱼。
!# $ 方法
5 月27 日将破膜仔鱼放入4 个流水水族箱 (80 cm X 57 cm X 46 cm )中,每箱放养1 000 尾。破
膜第4 c 和第9 c 分别开始投喂小型 (体长 0. 5 mm )和大型枝角类 (体长 1. 0 mm ),每天投喂2
次,投喂量以第2 c 略有剩余为宜。试验期间溶氧为5. 0 ~ 6. 0 mg/ L ,每天8 :00 和16 :00 测定水
温。整个试验持续32 c 。
1. 2. 1 发育过程的观察 破膜至仔鱼平游,每12 1 观察1 次;5 ~ 20 日龄每24 1 观察1 次;21 ~ 32
日龄每3 c 观察1 次。每次每个水族箱观察10 尾。活体用体积分数为10% 的酒精麻醉后在解剖镜下
观察,对每个发育期均做简单描述。
[11] [12 ]
依据Houce 和殷名称 的论述以及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的发育特点,将各发育阶段依次分为:
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和稚鱼3 个阶段。
收稿日期:2005-10-24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厅200 1 年重点科研项目资助 (0 1023008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Y110 1 )
作者简介:马旭洲 (1965 - ),男,博士研究生。E - maiI :maxuz1ou - 2004 @ 126. com 。通讯作者:王武 (194 1 - ),男,博士生导
师,教授。E - maiI :wwang@ S1fu. ecu. c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