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理学家眼里的哲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物理学家眼里的哲学.doc

  试论物理学家眼里的哲学 物理学家眼里的哲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物理学家眼里的哲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维特根斯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纽约书评》(The Nean Dyson)的文章《你能真正知道什么?》,是为哲学家吉姆·霍尔特(Jim Holt)的书《世界何以存在:一部存在主义式的侦探故事》(Why does the World Exist?An Existential Detective Story)专门写的书评。戴森教授(1923年生)可是九十高龄了;九十岁的人写的东西多少值得一读。考虑到直接翻译原文的版权障碍,我这里只好望文述其大旨了。中文风格虽然是我的,但文章的框架我一点也没敢僭越,因为这是哲人的深思,我一介翻译是没有权力改动的。   文章开篇说《世界何以存在》是一组现代哲学家画像;霍尔特拜访了每一帧画像的主人并事先告诉他们要问他们一个理由:“世间何以存在什么而非虚无?”采访人绘声绘色地报道了哲学家们对这个理由的反应,连习惯动作和个性都不放过。   “他们的回答给人留下讲话人的瞬间表情,然而并不解决‘存在’的谜团。”   戴森教授说:哲学家比哲学更有意思。哲学家大抵偏执,在所从事职业里高高在上;在巴黎或者牛津这样的花柳繁盛地、温柔富贵乡里深思着深沉的理由。他们是学术等级古老传统的继承人。门生们坐在圣人的跟前,圣人们则循循然诲人不倦。巴黎和牛津的大学维持这个传统已经有八百年了。   “大学和宗教是人类制度最耐久者。”   戴森教授说,按霍尔特的说法,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有两个:一个是海德格尔;另一个是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在欧洲大陆至高无上;维特根斯坦则在英语世界里驰骋哲学疆场。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鼻祖之一;法国知识界对这一哲学流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维特根斯坦没有建立“主义”,也写得很少。他写的一切既简洁又明澈。生前只发表了一本书《逻辑哲学论》,那是1918年在维也纳写的。罗素1922年为这本书的英文版写了长序。这是本两百页不到的小书。   戴森教授说他上高中时读《逻辑哲学论》是一夜竟读的,怀着青春的激情。“书的大部分是讲数理逻辑的,只有最后五页谈到人类的理由。”   维特根斯坦的文字是这样的:“生活理由的解决之道在于此理由的消失。”维式文体最有名的句子是:“一个人无从谈起之处,则必须沉默。”   戴森教授认为《逻辑哲学论》的启发作用、思想解放作用在于:维特根斯坦觉得哲学很简单;哲学的视界也有限。哲学关乎逻辑与正确使用语言。这一有限视界之外的任何臆想都是神秘主义。第6522节说:“世上的确有不可解的东西。不可解本身就显示了不可解。这就是神秘的东西。”既然神秘不可解,也就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了。霍尔特说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区别在于:维特根斯坦勇猛却禁欲;海德格尔奸诈而虚荣。   戴森教授接着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禁欲对英语世界的哲学家影响很大。英语世界的哲学因此把伦理学和美学排除在哲学门外。   1946年我来到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刚结束六年的医院(帮工)工作回到这里。我对他怀有很高的敬意,并且兴奋地发现他居然就住在我楼上。我常见他上下楼,但自己害羞,没跟他说话。我几次见他喃喃自语:“我越来越蠢了,每天都变得更蠢。”   终于行将结束剑桥的一天,我贸然跟他说话了。   我告诉他,我很喜欢读《逻辑哲学论》;问他28年后观点有无变化。   他沉默了片刻说:“你代表哪家报纸?”……   戴森教授说维特根斯坦对前往听他课的女生就更不客气了。假如课堂上出现一位女生,他能沉默到人家离去。   我恨他的粗鲁。   五十年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早晨,在剑桥镇郊外的一个教堂后院里,我偶然撞见他的墓石。巨大的石块略覆盖着新下的雪。石头上简单地写着几个字:“维特根斯坦”。   我惊奇地发现,往日那恨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安息着,我也平静了,在这白色的寂静里。   他不再是坏脾气的伪哲学家。   他是灵魂受折磨的人;是有着悲剧历史的家族最后一个幸存者。他在陌生人群里过着孤独的生活;终了想解释不可解释的事物。   戴森告诉我们霍尔特访问的哲学家们研究的领域很广泛。他们讨论的主题是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属于唯物主义,另一种属于柏拉图主义。“唯物主义想象世界是原子构成的;柏拉图主义想象世界是观念构成的。”如同分类学家把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归类命名,哲学场景的观察家们也可被归类命名为条分理析派和归里包堆派。条分理析派喜欢命名许多物种;归里包堆派喜欢只命名几种。   物理学家的戴森教授自认是归里包堆派;哲学家霍尔特在他看来则属于条分理析派。戴森以为哲学家大抵是条分理析派。他们把思维的策略划分成狭窄专门的领域:泛神论啊一神论啊,人文主义啊泛心论啊……戴森教授说他自己则喜欢只分两类:一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