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迷你安静的千年古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座迷你安静的千年古镇

一座迷你安静的千年古镇(2014-02-06 20:47:10)标签:念想自在古建筑群后院气氛分类:散文? 从桥开始,在石板路的回廊里,是我走入小镇的第一步,感觉很狭小。午后的天空飘起了一些雨丝,但不妨碍我对于这座小镇探寻古迹的兴趣。??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河水两岸的那些古建筑群,小镇的安宁出乎我的意料,大年初六,路上几乎没有游人,冷清里有些不自在,后来才知道,这些小镇的古建筑群们并不是卖票供游人参观,或许是安抚那些远道而来的浮躁人心。虽然街道没有想象中的宽大,整洁,但一直努力地保持着原貌,颤巍巍有些凋蔽,但接地气有暖意。?? 木质的廊柱一根根排列托着回廊,红灯笼高挂着,黑瓦,旧门面,河水青绿,有小鱼儿穿梭在桥墩里,顺着石阶下去,清晰可见活泼而灵动。?? 老街里几乎关闭了所有的店铺,唯有一家卖烧卖的人家还热火朝天,店面也依然狭窄,门口摆着一张做烧卖的桌子,心想,这么小的地方,里面才两张桌子的桌位,顾客去哪里食用烧卖,不过店家显然是信心满满,蒸笼里热气腾腾着。?? 顺着老街往前走,一些住户在自家门前的花盆里种了一些葱,菊或者青藤,而终于也看到一树蜡梅盛开在墙边,香气扑鼻。流连到了一家与我同姓大户人家的花园,兴奋自不必言说,读过门口的介绍,推开差不多只能一个人通过的木板门,进了后院,才发现不是花园而是一个只布着两三块石板的小天井,抬头观看那些雕琢得非常精巧的木格子花窗,的确是明清建筑的一部分,墙上琢出一块石壁,上面是石刻的字,像丰碑一般,那种透过千年而无法消散的气息,让我肯定这家就是我的先祖,不免有些唏嘘。?? 跟着流水,到了宽阔地带,别忘了数一下桥,从太平桥开始,也不知道走到了第几桥,在文史馆内,我们与管理员老伯攀谈起来,老伯告诉我们说这里是因为有七十二座桥桥而闻名遐迩,而各个朝代总有才人辈出。有名人录与各个桥身的照片高挂在墙壁,肃然起敬。那些美轮美奂照片中的桥,宛如阆苑仙境,舍不得离开。老伯还说,因为在春节,不会卖票,而隶属于小镇周边的近邻也可以随时到访。小镇的开明,才让故园盛辉。?? 知道了一些古镇的由来和人气,有了底气。转过那座桥,就到了对岸的街道,这里,好像是古建筑群的最末端,桥的外部有更为宽阔的水域和大船停着,我们开始往回走,正巧那百年老屋内走出来一位老阿姨,说着满口的温情的话语,说她一直在此居住,房子是几百年前的样子,修修补补,不离不弃,空气那么好,每天心旷神怡,人才会福禄寿,这是他们一辈子的福祉。少年人纷纷外出谋生,而他们会终老于此,可是天大的幸事。?? 笑着与老阿姨道别,往前走。是明清时期的房子,叫直街。一会儿就看到了近代某著名教育家钟兆琳先生的故居,观看简介,赫然发现他的学生里,有一位是某前国家主席,还有一位是原子物理学导弹专家。。。。一个个都声名显赫。虽然略略知晓一些,小镇名人辈出,这一传承还是第一次,陈列柜里,有他的破眼镜,练习本,日本棋谱的棋盘,电线等等,来过便不曾离开。??? 一路照看两岸流水和墙体里偶尔开出来的梅花,不觉到了有一个转弯处,转过一座小桥,河道明显出来三面环绕的潭,我抬头望一下某个老字号的门牌号码,写着陈家谭。走了那么久,只有到了这里,才感知了古镇的原汁原味的独特之处,很有感觉,此前的狭小被一潭水流清洗干净了,临水而照,美不胜收,三面的古建筑里,一边有位老伯在河滩头洗什么,这一边,一棵枝头挂满柚子的绿树不偏不倚靠在两个花窗之间,我走着的这一边,梅花已然凌空奇香,芬芳自不必言说。试想着曾经的繁华,在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的人家,几乎没有改变的迹象,又是如何保存至今。我在这里逗留很长时间,反复告诉自己,这个地方才是古镇的精粹所在。如果一个人心气浮躁时,到这里走走,看看,坐一坐,与街坊攀谈几句家常,估计会平复而宽缓很多。而我,依然好奇于三岸人家的生活状态,是如何延续了千年。把思维停顿以此,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想起我们近地的乌镇和西塘,也是古建筑群,旅游开发,游人如织,差不多全是人工斧造的结构,而新市不是这样的,它不开发或者说不开放,是不是就是因为需要保持着它的原样和淳朴。? 不开放的古镇,像个不待见的小孩,看不出什么好处,狭小,略带些凌乱,好在安静,而安静是多么重要,只听见一些雨丝的飘落在寒冷里,洗肺也洗尘。?? 又因为古镇本身太过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名人录里排满了丞相,皇后,教育家,文豪,书画家很多。。。。所以,我们是不得不真正从心眼里需要尊重这些古迹,保护这些古迹的气息,它们孤寂冷傲,独树一帜,甚至陈旧颓废,最主要是淳朴得非常纯净。没有人满为患,没有商业气氛,没有我们一贯的灯红酒绿,才是弥足珍贵。?? 与一个古镇的短暂相逢,宛如是一场偶遇,安静的,没有干扰的,纯粹的欢喜。虽用文字唯美,也无法写到寂静,周到,只是一些皮毛而已。面对那么多的先贤,不可以大声喧哗,我怕是我那不小心走出来的足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